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易弋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從二十大報告可以看出,數字經濟已經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正如報告所強調的,經濟發展的着力點在實體經濟,因此如何以數字經濟發展提升實體經濟發展水平、推動我國産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答題。”
盤和林表示,近幾年,我國已經反複強調經濟需要“脫虛向實”,這是總結各大經濟體發展曆程所得出的結論,數字技術隻有和實體經濟融合,才能提高生産效率,成為實實在在造福人類的技術,而數字技術對實體經濟帶來的革新變革,相對于那些基礎科學研究,見效更快。因此,利用數字技術來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已經到了數實深度融合的階段,随着數字技術的叠代,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點還在不斷增加,數字經濟中的新技術正在不斷滲入到實體經濟當中。”盤和林稱,比如智能物聯網,工廠将逐步實現全連接工廠。當前數字經濟和生産領域的融合體現出很多特征,比如智能化特征,在生産領域使用人工智能越來越普遍,比如數據化特征,物聯網将設備流水線的數據投射到虛拟世界,形成數字孿生,并以此來進行監測、預測。定制化和精準化生産更為普及,諸如利用算法實現柔性制造,對消費互聯網反饋的信息推動産品設計和性能上的迅速轉向,适應需求變化。除此之外,一批數字企業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力度,通過雲計算、AI、區塊鍊等加速滲透産業端,從零售、農業、能源、制造、醫療等多領域進行實踐探索。不過當前,我國數字與實體經濟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着數字技術到應用脫節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其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數字應用整體解決方案,而并非單一數字技術,而很多數字企業隻掌握某項技術,隻能解決某個問題。
在盤和林看來,數實結合的破題點在于以數字經濟解決實體經濟的痛點和難點,關鍵是要通過典型場景應用來試點示範,建立數字化标杆企業,以示範帶動普及,讓企業都看到療效,數字化是為了提質增效和解決難點痛點,不應該為數字化而數字化。政府可以從數字政府内部,又或者公共設施,或者國企工廠率先試點數字化改革。
因此可以看到,數字産業集群對于形成實體經濟的持續創新動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通過雲計算、工業互聯網或者Saas平台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鍊接,整合數字企業内部數字産品為企業提供業務、經營、生産制造的全鍊條,打通産業價值鍊,助力實體經濟轉型。
比如,騰訊wemake工業互聯網平台,就是通過整合内部多個産品,依靠自身數字技術,提供數字解決方案,為超過30萬家的企業,提供了從“生産第一線”到“企業決策者”的全鍊條通路。
顯而易見,技術應用到經濟活動中,能夠讓經濟運行更加高效,能夠讓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讓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推動全要素生産效率的有效手段,能激發經濟潛能。但享受數字技術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更高效率的同時,我們也會産生一些擔憂,數字化會産生全新要素,諸如數據,但這些要素容易形成新的集中,大型平台會限制這些要素流通,從而增加初創科技企業的經營難度。
故一方面,企業應該樹立更高的技術壁壘,以技術建設自己的護城河。另一方面,大型平台要通過賦能小微企業來實現自身的發展,用數字技術服務實體經濟應該着眼于綠色環保,比如數據中心和算力中心需要利用數字技術來推動節能環保,比如虛拟電廠依托智能算法來提升電網消納能力。
盤和林最後表示,總而言之, 數字經濟發展應該着眼于實體經濟,數字經濟服務實體經濟更應該促進共同富裕,用數字技術服務實體經濟應該着眼于物質、精神雙文明建設,以數字技術締造新的産品和服務,為中國人的生活增光添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