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到疼痛。它不僅是疾病發作的信号,還可能隐含着疾病種類、病情程度等重要信息。
如果能在第一時間破解這些信息,對于預防大病突發、預後治療都至關重要!所以可可整理了一些常見的疼痛和對應的疾病類型,幫助大家自查。
1,刺痛、絞痛、鈍痛當心是血瘀
血瘀大家都知道,當人體某處血管網絡發生血流不暢時,經過此處的血液就會變得粘稠,其中的代謝廢棄物質排出不及時,就可能逐漸在血管中淤積。
動脈血淤積容易引起嚴重的梗塞,而靜脈血淤積容易形成血栓。
那麼血瘀會引起什麼樣的疼痛呢?
1,輕微血瘀:刺痛
我們知道血液是在血壓的推送下流動的,如果發生了淤堵,血壓會随之升高,使毛細血管膨脹、破裂。這會壓迫到周圍的神經組織,反饋為針刺樣的疼痛訊号,多發生在胸脅部位,有固定的刺痛點。
如果出現刺痛的同時還伴随有舌苔瘀斑、舌下靜脈瘀紫、手部青筋凸出等症狀,則很可能是心髒、肝髒問題。
2,嚴重血瘀:絞痛
血瘀初期一般隻有少數血管淤堵,其他血管仍可以發揮代償性作用,保證血液流量趨于正常,此時可能沒有明顯痛感。
但當血管網絡完全淤堵時,或發生急性梗阻時,就會造成器官缺血缺氧、大量細胞壞死和劇烈絞痛,典型的有心絞痛、胃絞痛、腸絞痛等。
【提示】如果絞痛很快能自行緩解,也不要大意,說明下一次梗塞可能更為嚴重;如果持續5分鐘仍未緩解,說明情況緊急。2,酸、麻、寒、脹當心是氣血兩虛
中醫上除了“不通則痛”,其實還有“不榮則痛”的說法,意思就是某些部位有氣血虧虛、營養不良時,容易導緻細胞失活、功能下降,一旦受到外界某些因素影響,就會感覺不适。
1,酸痛:氣血不足
平時我們運動之後,經常會遇到肌肉、關節酸痛的情況,這主要是由于肌肉組織消耗了糖類物質産生了大量乳酸引起的。
如果進行1分鐘以上的無氧運動,比如短跑、打球、仰卧起坐、引俯卧撐等,就出現強烈酸痛感,喘不過氣,說明體質虛弱,氣血不足。容易有骨質疏松、關節老化、肌肉萎縮、營養不良等問題。
2,麻木:神經遲鈍
正常情況下,神經感官功能應該是很靈敏的,但氣血虧虛容易造成神經遞質減少、反應遲鈍,就時常會有麻木的感覺,多發生在神經末梢處,比如手腳麻木、肩頸關節麻木、局部皮膚麻木等。
3,冷痛:氣虛血弱
指的是受寒、着涼時,感覺有涼氣侵入體内隐隐作痛,比如胃寒、宮寒、痛經、腹瀉、偏頭痛等。
這是因為,氣血充盈能夠讓細胞保持活躍狀态,不斷産生熱能來抵禦寒冷、保持溫暖。而氣虛血弱的部位溫度較低,再受到寒涼的刺激就容易産生疼痛。長期冷痛如果不改善,可能發展為慢性疾病。
4,脹痛:氣滞脹滿
是指因為脹滿而感到疼痛,通常是由于氣滞引起的。常見的有腹脘脹痛,常常與積食、消化不良、胃動力不足、胃食管反流、便秘伴随出現,可能預示着胃腸道、脾髒、肝膽等部位的病變。
再比如胸部脹痛,伴随有氣悶、氣喘、咳嗽等症,多與慢性肺炎、老慢支、慢性咽炎、高血壓、心髒病等心肺疾病有關。
【提示】經常出現的、明顯的、持續的疼痛,需要盡快檢查。而偶發的、若有若無、時斷時續的疼痛,不能輕易忽略。
3,疏通 滋養遠離痛痛痛
通過了解這些病痛不難發現,想要遠離痛症,就要解決血瘀和氣血兩虛兩大問題!
1,益氣養血更護心
心是血流的起點,也是活血化瘀最好的動力來源,滋補好心髒的氣血,就能調動起全身的氣血通暢。具體食用方法可以咨詢醫師。
【百合養心湯】
01做法
丹參6克、山楂5克、百合10克,一同煮水飲用,煮15分鐘即可。
【補氣養血赤豆粥】
01做法
粳米100克、赤小豆50克、桂圓肉10克、花生米10克,加适量水煮粥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