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相信廣大廣東人都已經感受到回南天了吧?天氣潮濕,人也跟着濕氣重,“祛濕”就成了家庭廚房的頭号大事!
今日,煲湯小能手上線,帶大家煲祛濕湯,這種天時記得飲多兩啖。
1、赤小豆粉葛鲮魚湯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鲮魚400克、生姜3片。
做法:
赤小豆、陳皮分别洗淨,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淨,切塊;鲮魚宰洗淨,去髒雜,慢火煎至微黃。然後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适量食鹽便可。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2、豬橫脷煲雞骨草
材料:豬橫脷1條,雞骨草30克左右,蜜棗2個
做法:
1、豬橫脷切掉中間的白脂,清洗幹淨,切成小件;
2、雞骨草斬開成小段,撈洗幾次,洗幹淨沙塵;把豬橫脷、雞骨草、蜜棗全部放進湯煲裡,加入5~6碗清水,大火煮開後,轉慢火煲1.5個小時。
3、最後,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
雞骨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清熱利濕、舒肝止痛的功效。
豬橫脷——即豬胰,性味甘、平,功能補脾、潤燥、養肺、澤顔。
豬橫脷與雞骨草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濕、舒肝、健脾的功效。
3、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實、淮山各50克(中藥店有售),筍殼魚1~2條(約500克),生姜3片,豬瘦肉100克。
做法:
各藥材洗淨,稍浸泡;筍殼魚宰洗淨,可慢火煎至微黃,亦可不煎;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内,加入約10碗清水,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适量食鹽便可。
功效:清潤可口、健脾祛濕困
4、赤小豆煲雞
材料:赤小豆、母雞、鹽。
做法:
取赤小豆90克,去毛及内髒的母雞1隻,将赤小豆放入雞腹内,用竹簽将雞腹切口閉合,加入适量的水煲湯,食用時加入适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功效:本方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春季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有重墜不适感等症狀有效
5、桑枝鮮雞湯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雞1隻、生姜3片。
做法:
桑枝洗淨稍浸泡;光雞洗淨去内髒及尾部。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适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至4人。
功效:氣味略帶中藥材的清香而鮮美清潤,具益精髓、祛風濕、行水氣等功效。
6、竹蔗紅蘿蔔馬蹄煲茅根
材料:竹蔗400克、紅蘿蔔250克、馬蹄10個,鮮白茅根120克。
做法:各物分别洗淨。竹蔗開邊、切段;馬蹄去皮切對半(或不去皮拍裂);紅蘿蔔刮皮切段;鮮茅根切段。一起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1小時即可(或下少許冰糖)。
功效:清熱解毒、除煩、祛濕邪
7、三花薏米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
1、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
2、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
3、起鍋時下鹽即可
功效:
木棉花有清熱利尿、解毒祛暑和止血的功效,用幹木棉煮粥或煲湯還能祛濕。
8、芡實薏米淮山蓮藕排骨湯
材料:淮山15克、薏米10克、芡實10克、紅棗5-6顆、蓮藕1節、排骨1斤
做法:
1、将排骨清洗幹淨,放入湯鍋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多);
2、加入适量的蔥、姜、料酒,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
3、加入淮山、芡實、薏米,轉小火;
4、同炖1個小時,再加入切好的藕和胡蘿蔔,還有紅棗;
5、同炖30分鐘,加入鹽調味,出鍋即可。
功效:
淮山、蓮藕、芡實、豬肉健脾,薏米去濕。芡實與淮山比較,兩者都能健脾,淮山補益力較強,芡實固澀力較好。
9、胡椒根煲豬肚
材料:胡椒根40~60克(中藥店有售)、豬肚1個、陳皮1/4個、生姜2~3片。
做法:
各物分别洗淨。陳皮去瓤;豬肚反轉,用生粉揉擦洗淨,再洗淨。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适量食鹽便可。
功效:祛濕除痹、舒筋活絡、健脾暖胃。
10、扁豆眉豆雞腳湯
材料:新鮮雞腳6隻。腱肉1塊。扁豆30克。眉豆50克。蜜棗2個、清水10碗,生姜一塊;
做法:
1、雞腳剁去指甲,斬成兩段,在豬腱肉上劃上幾刀,生姜切片;
2、把雞腳、豬腱肉、姜片放進鍋裡,加入沒過材料的水,煮開後撈出沖洗幹淨浮沫,姜片丢棄不要;
3、扁豆、眉豆淘洗幹淨,蜜棗沖洗一下;
4、全部材料放進湯鍋,加入大約10碗清水;
5、大火開後,轉小火煲2個小時;
6、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祛濕美容。
對于身處濕氣重地區的廣東人來說,喝上一碗祛濕的老火靓湯,簡直就是救命良藥!多喝祛濕湯水,幫你健健康康度過回南天,快回家叫阿媽煲起來啦~
中山發布編輯部
編輯:鄭敏君
美編:鐘美君
責編:陳淩茹
執行總編輯:李華炎
編審:朱江
素材來源:南海發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