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最後當了幾品官?包拯,他有很多名字,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包青天,彼時他為開封府尹,廉潔公正,斷案如神,鐵面無私,不懼權貴,民間流傳着關于他斷案的各種各樣的故事那他一生都做過哪些官呢?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包拯最後當了幾品官?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包拯,他有很多名字,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包青天,彼時他為開封府尹,廉潔公正,斷案如神,鐵面無私,不懼權貴,民間流傳着關于他斷案的各種各樣的故事。那他一生都做過哪些官呢?
包拯一生做過很多官,從中進士之後的八品官,到死後追贈的一品禮部尚書,當官26年,升遷27次,貶官一次。
包拯在世的時候,當過最大官是樞密副使,宰相一級的人物,隻是管理軍政。但同宰相是一樣的待遇。樞密院是總理全國軍務的最高機構,樞密副使是正二品。
在宋朝一品基本上是追贈的,能做到正二品就是封頂了。嶽飛活着的時候也就這個官。不過這個官,他隻當了不到一年,便去世了,然後追贈一品的禮部尚書。
包拯最為我們老百姓熟知的官是開封府尹,但這是評書裡面的,曆史上是權知開封府事。因為開封府尹是趙匡義當過的官,後來一般不會授予外姓人當。
那麼開封府的當家一般叫做知開封府事,前面加權的意思是代理的意思。翻譯一下就是代理主持開封府的全面工作。雖然是代理,但其實他就是一把手,也并不是臨時的官員,而是正式的差遣,隻是宋朝的叫法如此。
這個差遣很了不得,首都的市委書記兼市長,加政法委書記,軍區司令等等,你能想到都是他工作範圍。包龍圖坐在開封府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包拯做了一年三個月的權知開封府事。現在很多人說這個時間很短,其實這是不了解曆史。在宋朝,知開封府事一般都隻能一兩年,能做過三年的人很少很少。
包拯最開始做的是大理評事,然後出任和州監稅,後來獲授天長知縣,而後當了一任知府然後到京城做了監察禦史裡行,也就是禦史。相當于中紀委的。
包拯做過最多的官其實是轉運使,各路的轉運使。路相當于現在的省一級,轉運使是正式的差遣,每一路設一個轉運使,轉運使作為征讨大軍的糧饷官,也是地方及新征服地區的财物運往朝廷的督運官,後演變為路級财政長官,機構稱轉運使司。
他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具有監察官員的職責。相當于現在的第一副省長,監管财政,後勤,紀委等。
另外,我們說包龍圖其實是小說家言,包拯沒有做過龍圖學士,他做過的是龍圖閣直學士,在宋朝一般稱呼為包龍直或包直龍。龍圖閣直學士是個貼職,專為文人而設的榮譽稱号,如某館某閣大學士、學士等。
包拯之所以鐵面無私流芳千古,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宋朝的整體環境以及當時的君主宋仁宗。
宋朝重文輕武,文官的地位非常高,而“刑不上大夫”在宋朝貫徹落實的非常徹底。雖然宋朝有不少的昏君,但是敢随便亂殺大臣的卻基本沒有。
其次,包拯也是幸運的,他的君王宋仁宗,在曆史上頗有賢德美名,有一回包拯跟仁宗說話,口水噴了仁宗一臉,仁宗也沒有怪罪。
文章來源:史海輕舟 作者:史海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