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位來訪者來找的時候腳步略顯輕快,說話的語氣也愈發帶有活力了,他跟我談論這兩周的身體與心情的變化,感到似乎有一些與以往不同,仿佛看到了一絲絲對未來的期望。
這位來訪者患有抑郁症三年了,最初來的時候他腳步沉重、聲音低沉,對自己有強烈的自責感,對周圍的環境也保持排斥的狀态,不參加公司聚會、不和朋友們聯系,幾乎停止了以往喜歡的一切活動,例如打籃球、健身。
而現在,他感覺到身體放松了很多,心情也不那麼沉重了,他自己說:“似乎很多東西,放下了。”
是的,當我們身處于抑郁、焦慮的狀态時,我們仿佛深陷泥沼,感覺身體異常沉重,心裡壓着很多重擔,那麼當我們在這種時刻,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解脫呢?兩個佛教小故事,也許可以給你答案。
一、放下,再放下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黑氏梵志來到佛陀的座前,兩手拿着兩個花瓶,想把這兩瓶花獻給佛陀。佛陀見了,對他說:“放下。”梵志立刻将左手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說:“放下。”梵志又把右手的花瓶放下了,然後佛陀還是說:“放下!”梵志非常不解地問:“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的了。
請問佛陀,現在我還應該放下什麼?”佛陀說:“我讓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裡的東西。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根、塵、識都放下時,你就再也沒有什麼負擔,沒有什麼壓力,你就可以從生死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了。”
梵志說:“我真愚昧啊!我到這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放下’,為了精神的解脫和思想的自在。他終于悟到了‘放下’的真正含義——‘放下’心中的妄想和憤恨,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情緒自救》一書中講到這樣一段話:我們可以回憶一下,當我們發生了什麼事情後,我們會感受到什麼讓自己不舒服的情緒?那麼,這件事情的背後也許有着我們的一些“執念”,是希望自己永遠做到最好?希望周圍的人全部都喜歡自己?希望永遠可以依賴别人?希望永遠不要遇到困難與挫折?希望父母對自己更加認可?希望孩子們一直聽話?其實我們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許我們心中還是對這些事情抱有一些執念,當我們認清了事實,放下了這些困擾我們的事情,那麼,我們才可以擁有輕松自由的人生。
二、你看,你聽,你用心感受
有一次,大學士黃山谷去拜訪祖心禅師,見禅師日日輕松安穩,處處安詳自在,黃山谷總覺得禅師有獨到的處世秘訣并曾傳授。一天,他們一起走在山坡上,大路兩旁開滿了各種鮮花,姹紫嫣紅,散發着香氣。
祖心禅師問黃山谷:“你聞到花香了嗎?”黃山谷望了望兩旁盛放的栀子、茉莉、百合,再看看崖頂寺院周圍慢慢綻放的桂花,忍不住稱贊:“當然聞到了,太香了。”又過了一會兒他們爬到了一個小山峰上,放眼望去,隻見群山起伏,連綿不斷,白雲纏繞,晚霞夕陽。祖心禅師又問黃山谷:“你看到這美景了嗎?”黃山谷稱贊道:“此景猶如仙境,讓人流連忘返啊。”祖心禅師點點頭,微笑着說:“你同我一樣聞到花香,見到了美景,所以我并沒有對你隐瞞什麼呀!”黃山谷一怔,頓時醒悟過來。
你知道嗎?比我們快樂的人有一項特殊的技能,那就是他們可以感受到身邊的那些小幸福。其實當我們走在路上,看到身邊歡快跑過的孩童;當我們在公司感到疲累的時候,和同事們閑聊幾句;當我們疲憊地回到家,愛人已經準備好了晚餐,這些我們細細品味,可以感受到很多歡快、欣慰以及感動。
當然,生活總會時不時地來那麼幾次讓人心煩的事情來影響我們的好心情,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擁有察覺身邊美好事情的能力,那麼我們就足以對抗這些繁雜的事情。
就像這個故事裡講的那樣,花香、美景,就在那裡,我們可以選擇忽略它們,還是認真地去體會它們,感受它們,我相信我們已經都有了答案了,對嗎?
最後,分享給身處抑郁中的朋友2本好書《情緒自救》和《你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如何停止自己的胡思亂想?如何擺脫抑郁?如何活好當下?這兩本書提供了具體的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