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傳統文化#
要說《論語》就要先說說孔子其人。
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在世時被譽為“天縱之聖”,後世統治者或儒生尊稱其為聖人、文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如今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各地多有孔廟。
《論語》簡介:
1.形式:首創“語錄體”,以語錄體為主,叙事體為輔,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一部語錄體散文。
2.内容: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15900字。
(1)《學而》493字
(2)《為政》579字
(3)《八佾》689字
(4)《裡仁》501字
(5)《公冶長》869字
(6)《雍也》816字
(7)《述而》873字
(8)《泰伯》613字
(9)《子罕》806字
(10)《鄉黨》642字
(11)《先進》1054字
(12)《顔淵》992字
(13)《子路》1035字
(14)《憲問》1340字
(15)《衛靈公》904字
(16)《季氏》863字
(17)《陽貨》1019字
(18)《微子》618字
(19)《子張》824字
(20)《堯曰》370字。
3.地位與意義: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自宋朝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曆史中,《論語》一直是讀書人的必讀之書,是古人的安身立命之本,還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即使曆經千載,如今的《論語》仍有磅礴的生命力。《論語》談論的是人生,道破的是修身,人生的諸多困境,前人早已經曆,還留下了經驗,後人何不從中明知?當然,在巨大的古今差異之下,我們應該更深入地理解《論語》中的精神内涵,萬不可以今律古,而應以史為鑒、以史論人、借古開今。看《論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甚至兼濟天下,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新時代特色方式繼承、弘揚和發展,自己也将不斷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遇今不明之事,尋古已解之法,茶間葉畫,話通古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