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1月31日晚,一場萬衆矚目的月全食将在天空中上演,這是一次百年難遇的機會,一輪“紅月亮”将現身天宇添加浪漫。
關于月全食還有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有一次,目連之母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惡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們一下,開葷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目連知道了這事,勸說母親不聽,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準備了三百六十隻素饅頭。藏在每個和尚的袈裟袖子裡。
目連之母來施齋,發給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和尚在飯前念佛時,用袖子裡的素饅頭将狗肉饅頭調換了一下,然後吃了下去。目連之母見和尚們個個吃了她的饅頭,“嘿嘿”拍手大笑說:“今日和尚開葷啦!和尚吃狗肉饅頭啦!”方丈雙手合十,連聲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事後,将三百六十隻狗肉饅頭,在寺院後面用土埋了。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将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隻惡狗,永世不得超生。目連是個孝子,得知母親打入地獄。他日夜修煉,終于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投生凡間作亂。
月
唐-薛濤
魄依鈎樣小,扇逐漢機團。
細影将圓質,人間幾處看。
細月如鈎,一天天變圓,仿佛織成的團扇。
不管是微微細影還是滿月團栾,人世間又有哪兒的人在凝望呢?
詠月
唐-李建樞
昨夜圓非今夜圓,卻疑圓處減婵娟。
一年十二度圓缺,能得幾多時少年。
這是一首“詠月"的小詩。昨天的圓月不是今天的圓月,真懷疑這再圓的月亮是否依舊美麗, 在一年十二個月裡,月亮圓了又缺,缺了又能再圓,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屬于青春年少的光陰又能有多少呢?
月圓
唐-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萬裡共清輝。
全詩一直在寫月,角度不斷變化,意境開闊,但清冷寂廖,抒發了作者面對明月時孤獨和對遠方親人真切的思念。
月
唐-李商隐
池上與橋邊,難忘複可憐。
簾開最明夜,簟卷已涼天。
流處水花急,吐時雲葉鮮。
姮娥無粉黛,隻是逞婵娟。
橋邊的池水裡的月亮,真是難忘惹人戀愛。
簾子在明亮的夜晚打開,竹簾卷起時已經是很涼的天氣了。
月光流轉處水花湍急,婵輝傾吐出來使得雲朵也有了光彩。
月中的女神不施粉黛,她的美貌全靠這月光了。
月
唐-失名
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月
宋-歐陽修
天高月影浸長江,江闊風微水面涼。
天水相連為一色,更無纖霭隔清光。
月
宋-詹初
天上一輪影萬輪,一輪方是月明真。
隻尋天上一輪月,水裡萬千何足論。
月
宋-滕宗諒
黃金雙阙水晶宮,滟滟銀潢貫碧空。
一曲霓裳羽衣舞,桂花如露濕天風。
點绛唇·詠梅月
宋-陳亮
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
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
清入夢魂,千裡人長久。
君知否?雨孱雲愁,格調還依舊。
這首月下詠梅詞,托梅言志,借月抒懷。詞人把梅、月、人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整體來寫,寥寥數筆,點染出梅花的幽姿清韻、暗香芳魂,也描繪出月亮的清輝,創造了一個清幽溫馨而又朦胧飄渺的境界。通篇寫梅月,卻不道出半個“梅”字“月”字,而能盡得其象外之物,環中之旨,脈絡井井可尋,是一首“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佳作。這首詞把梅的品格和詞人的心境表達得曲折盡意,饒有餘味。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這首詩寫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夜間的所見所聞。觀察很細緻,體會很深微。全詩用夜深、鼓急、人靜、窗明、雪月交輝這些具體現象描繪了凄清明淨的夜景,讀後仿佛如臨其境一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