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走近大自然,有多久沒有看日出了?又有多久沒有睜大自己的眼睛,認真觀察過日出呢?你有沒有覺得,每天的太陽都是不一樣的?你能說出它哪兒不一樣呢?
王開嶺從福樓拜給親密女友寫的信中,找到了一個創作的突破口,寫了一篇散文,叫《精神明亮的人》。這篇散文,成為了他的散文随筆自選集《精神明亮的人》的首篇。
樓拜給親密女友的信中有這樣一句:“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受來訪,不看報紙,按時看日出(像現在這樣)。我工作到深夜,不穿外衣,在寂靜的書房裡......”
就是信中這句“按時看日出”打動了他,于是他文思泉湧,就寫下了這一篇《精神明亮的人》。
王開嶺認為,能夠每天堅持看日出的人,是活出儀式感的人。然後他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寫出了自己對黎明,對清晨,對朝陽的個體感悟。認為是每天“新生”的太陽,“喚醒了我們對生命的原初印象”,讓我們“看清了遠方的事物,看清了險些忘卻的東西,看清了夢想、光陰、生機和道路......”
接着,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将自己的生活日常與福樓拜進行了對比。從他的叙寫中,我看到了他為生活奔命般的疲憊。這種疲憊,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是精神上的懶得感受,懶得發現,懶得思考。哪怕我們奔波在生存的路上,哪怕我們在奔波的路上偶遇那麼一縷慷慨潑灑在我們臉頰上的陽光,除了條件反射地自言自語:“哦,太陽出來了”,我們卻因為要匆匆趕路而忽略了陽光背後的其他意義。甚至忘記了要停下腳步多看一眼。
活着為了什麼?怎樣的生活才算真正地活着?“我在!”我活在自己的思考裡,活在自己的新奇發現中。唯有發現,唯有創新,才讓我們覺得自己活得那麼鮮嫩嫩水靈靈的。
他還舉了自己去某個著名風景區一一大群人熬夜等日出的感受。然而,等到太陽真的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卻全然沒有了興緻。因為這枚太陽,是經過了别人精心算計的,“有點失真,有人工痕迹,且謀劃太久,準備得太充分.......”
“你看過的太陽是别人看舊了的,你看見的太陽,是别人描述舊了的,那是他們的太陽,不是你的。”讀到這兒,我也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慨。我們要的,是“我的太陽”,區别于别人眼中的,區别于自己眼中曾經出現過的太陽!
我們有多久沒有,睜大孩童般好奇的眼睛,去将初升的太陽仔細打量?我們又有多少時候,肯停下奔忙的腳步,來思考一下,迎面潑灑的陽光?
讀王開嶺的這本《精神明亮的人》,我發現了一個秘密,這本集子中的每一篇,都有他讀書的痕迹。每一篇,都有他讀别人作品時感動自己的幾個句子。他能夠從這些句子出發,寫出全新的自己,發現全新的那一個“非我”。這些句子,就是他每天都要觀看的初升的太陽吧?他總能從每一天升起的太陽,看出不同的新意。
他在用心讀别人,我在用心讀他。别人眼裡的太陽照亮了他,他眼中的太陽照亮了讀者。那些動人的陽光般耀眼的思想光芒,讓我們都變成了——精神明亮的人。(作者 簡宜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