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有傳聞稱,教育部把選自有關叢書中的革命傳統教育相關課文,從中小學教材中全部删除了。教育部昨天發出公告稱,該言論嚴重失實。
事實:魯迅未曾離開課本
早些年教材選用的文章裡,魯迅作品有一部分的文字确實比較深奧,學生難以理解。新教材也對此有所調整。
例如2013年5月出版的人教版七年級(初一)語文教材中,魯迅的《風筝》就被換掉,但像《社戲》《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孔乙己》等通俗易懂的小說、散文等,一直保留在中學課本裡。
魯迅為何屢屢“中槍”?
有學者認為,在課堂上,教學者解讀魯迅時,往往都特别放大了他作為思想“鬥士”的一面,使原本充滿着人文氣息的魯迅作品,淪為了政治概念和社會批判的載體。
例如,魯迅回憶少年生活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原本都充滿着人情味和生活趣味。然而,有的老師往往着力突出“反抗封建教育制度”這一主旨,甚至将不屬于作者本意的東西強加進去。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語文教材、語文教育?
受争議的不光是魯迅。近日,安徽一名中學教師向媒體呼籲,建議語文教材應加入當代作家作品,如“學生所普遍推崇的韓寒、郭敬明等同輩青年作家”等,一石激起千層浪。
争議的背後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是: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語文教材、語文教育?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首先要完成的是其工具性的使命。學生通過對教材裡字詞句章的學習,獲得聽、說、讀、寫的能力,并且經由教材傳遞文化信息,提升鑒賞力和審美力。
根植于經典,同時與時俱進,用這樣的文學審美選取作品,讓學生通過這些作品真正學會鑒賞、溝通、表達,才是語文教育的初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