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市公司由審核制改為注冊制了嗎

上市公司由審核制改為注冊制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1:54:11

上市公司由審核制改為注冊制了嗎?随着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IPO企業數量和募資總額不斷攀升的同時,IPO終止數量也明顯增多8月份,A股市場IPO終止數達到近40家,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引起市場關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上市公司由審核制改為注冊制了嗎?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上市公司由審核制改為注冊制了嗎(注冊制并不意味降低上市标準)1

上市公司由審核制改為注冊制了嗎

随着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IPO企業數量和募資總額不斷攀升的同時,IPO終止數量也明顯增多。8月份,A股市場IPO終止數達到近40家,創今年以來月度新高,引起市場關注。

無論是主動撤單還是被動終止,IPO終止數量的上升,透露出一個重要信号,在注冊制改革向全市場推進的過程中,拟上市企業、中介機構和監管部門将面臨新挑戰、迎接新考驗,需要重塑新認知。

對拟上市企業而言,需要警醒的是,“敷衍闖關”“帶病闖關”是行不通的。注冊制雖然提升了市場包容性和審核效率,但并不意味着對企業上市标準的降低,相反更加強調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确和完整,監管尺度隻能緊不能松。企業應端正上市态度,認真“備考”,以自身過硬的競争力獲得A股市場的青睐。切勿抱有僥幸心理,在條件尚不成熟甚至明知自身“帶病”的情況下偏要“硬闖”,一旦因為準備不充分、财務造假、虛假陳述等原因被終止上市,既損害了自身信譽,也浪費了費用成本,還可能遭遇監管懲罰,實屬得不償失。

作為資本市場“看門人”,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應盡快跟上與注冊制相匹配的意識、能力與組織。注冊制把篩選、推薦上市企業的大部分工作交給了中介機構,這也意味着對中介機構的履職盡責提出更高要求。中介機構要盡快适應從核準制到注冊制的角色轉變,由之前注重“可批性”轉為保證“可投性”,不斷提升履職質量和水平,為投資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投資标的,切實守好資本市場的“大門”。這既是注冊制賦予中介機構的重任,也是全面注冊制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

近年來,監管部門強化發行上市監管,常态化開展現場檢查、随機督導等工作,嚴把IPO“入口關”,形成了有效的監管威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和中介機構的“闖關”沖動,不少問題企業知難而退。未來如何強化監管,杜絕“一督即撤”“一撤了之”現象的發生,督促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徹底摒棄“帶病再報”心态,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監管部門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換個角度看,短期内IPO終止數量上升不失為一件好事,恰恰說明監管威懾力正在逐步釋放,有利于倒逼拟上市企業和中介機構守底線、講規矩。同時也再次給各方提了個醒:在注冊制改革全面推進的過程中,嚴把上市“入口關”不是說說而已,要實實在在地踐行到發行上市的每一環節,真真切切地貫穿到每一步驟,紮紮實實地落實到每一個市場主體。

來源:經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