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師節的個人感言?視點教師是個手藝活兒,教學是個無底洞從“青椒”一直到兩鬓斑白,人生閱曆不斷豐富,與學生的年齡間距越來越大,關鍵是以誠相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師教師節的個人感言?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視點
教師是個手藝活兒,教學是個無底洞。從“青椒”一直到兩鬓斑白,人生閱曆不斷豐富,與學生的年齡間距越來越大,關鍵是以誠相待。
昨天是第34個教師節,也是我從教生涯的第8個教師節。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每年的教師節就像一個召喚,提醒我時時認真對待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而我的本分,無非就是給孩子們講好課,也在學術上有所創獲,以求無愧于心。
今天的大學教師較之二三十年前要“自由”或孤獨得多,有課則來,無課則宅。這種“自由”,對于喜歡靜默思考和研究的人,确是極好的選擇。但若一個人意志力不夠強大的話,也許幾年下來,就能被這種“自由”融化或吞噬。
很多人說,認真你就輸了。可是,前喻文化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面對當下這批互聯網原住民、間接經驗豐富到超越教師程度的一代新人,不認真是片刻混不下去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自是誇張,但于備課而言,台上一堂課,台下要看十幾二十本書總是有的。自己看懂了,還要想方設法“反刍”,想想看怎麼把這個話題講得更通俗易懂。
一友人有一妙喻:教學是農業,無農不穩;科研是工業,無工不富;學科建設是金融業,失去金融制高點就會失血休克。這意思實際是說,都講農業是基礎,農業很重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真正願意撲在農業上的又有幾人?
教育部在六月的本科教育工作會上重申“以本為本”,要抓本科教學,給大學生增加挑戰度,這一信号本身就很能說明問題——教學是無止境的,如果教學不能成為研究型的教學,教師自己就要廢掉,不出幾年就要被時代和新知所淘汰;反過來說,如果研究不能融入教學之中,對于心存好為人師之本能、希望分享研究所得并收到學生反饋的教師來說,又心有不甘。
然而,簡單地把閱讀、思考和研究植入教學過程而不經“語言轉碼”,又可能“雞同鴨講”。到最後又回到教學科研“兩張皮”的狀态,教師的精力和思維被區隔和宰制,空留遺憾。
于是,有人就以追求教學效果的名義說,學生就喜歡聽時髦和熱點。這種說法是對學生的低估和侮辱。課堂教學過程娛樂化的結果,往往就是“水課”。作為學生,得到的隻是一時樂子,毫無營養;作為教師,折損的卻是學術生命,贻害無窮。
教師是個手藝活兒,教學是個無底洞。從“青椒”一直到兩鬓斑白,人生閱曆不斷豐富,與學生的年齡間距越來越大,語态、姿态、心态也都會有調整變化,但關鍵是以誠相待。
現在的學生有不少後現代、無厘頭的行為方式,用以前的思維很難理解,但他們并不乖戾。面對已經“成建制”進入大學校園的00後,如果不持續更新教學的理念和方法,豐富教學的内容,始終一副真理在握的樣子,講些大而無當的空話,隻會招緻學生用腳投票,也讓自己更加遠離這個時代。
□曹東勃(上海财經大學副教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