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就像看萬花筒,别人的生活都光鮮豐富。有時難免就焦慮了,為什麼自己一直努力,卻還原地踏步?到底要被“瓶頸期”困多久?
實際上,“瓶頸期”還有其他的名字,它既是“平靜期”,還是“蓄力期”。這些必經的人生關卡不可怕,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你才20多歲,别總盯着别人朋友圈”
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感覺?
減肥到一定階段,再怎麼努力都瘦不了?學習到一定階段,再怎麼背書都高不了分?跑步到一定階段,再怎麼訓練都提不了速度?
朋友圈裡大家都過得很好,好像隻有自己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進步。
27歲的曉甯給我留言,她就遇到了類似的煩惱:
瓶頸期也稱為“平靜期”。意思就是說,在這段時間,人們需要冷靜地去面對這種狀況。
1
一位小說家寫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時,總共20萬字。她隻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
那時的她覺得靈感就像水流一樣,一氣呵成。
但是在寫另外一部小說的時候,她第一次覺得寫作異常艱難。“我已經盡力了,可是怎麼樣都覺得不對勁,有問題。”
這種狀況讓她覺得很挫敗,越來越瞧不上自己寫的東西。她意識到,她可能“就到這了”。
但作者覺得,哪怕這個作品本身不成功,也必須面對它。
“必須得熬着,這一關要是過不了,就很難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作者。”
有時候,瓶頸期其實是個很好的自我對話的過程。
認清自我的能力,明白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才能更好的為下一步做準備。
“無論何時,每個人都确實需要配備一定份額的焦慮或者擔心;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壓艙物,才能走出一條筆直和穩定的航線一樣。”
每個領域,處于瓶頸期的人一抓一大把,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都容易焦慮和迷茫。直面壓力,不斷地自我練習和提高,你沒有遲到,也沒有落後。
在這種階段,首先要以平常心去對待,不要把瓶頸期挂在嘴上,不要急。
2
一個人的發展,靠的是“隐性”能力和“顯性”能力。
所謂顯性能力,就是能夠看到的,比如學曆、剪輯能力、駕駛能力。
而隐性能力,則是看不到的,就像決策力、洞察力、自信心等。
克服自己的瓶頸期,有的人時間長,有的人時間短,多取決于自身底蘊的厚度。
而這種厚度多半指的就是人的“隐性”能力。
絕大多數自認為碰到了瓶頸的人,可能隻是碰到了顯性能力的瓶頸而已。
隐性能力可能還遠遠沒到瓶頸。
3
我好友小提的舞蹈室,有一位女孩剛來時,跳舞特别用功,但就是進步緩慢。别人練兩個小時,她就練四個小時,别人練四個小時,她就練八個小時。
成效是肯定有的,可跟别人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美感。
小提感歎:“她總是覺得自己基本功不紮實,實際上是她的形體存在問題。”
經過調整糾正,加上女孩的勤學苦練,馬上就進步飛速了。
人的競争力不應該是一個點,而是一張多點的網。學習新事物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是突破瓶頸期的開始。
在生活中,感情也經常會遇到瓶頸期。
相處很久的情侶,如果進入了瓶頸期,就會覺得感情缺了點什麼。
曾經情侶間的那點小甜膩,新鮮感褪去之後,隻剩下了平淡。
尤其是一方長大,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壓力時,另一方的孩子氣就變得有點不合時宜。
隻有雙方開始改變自己,嘗試向新生活邁進的時候,甜蜜也會更增一分。
最後我想告訴曉甯: 事物都有自己發展的時區和節奏。困境會有突破的時候,有一顆平常心,很重要。
瓶頸期又何嘗不是蓄力期呢?不要因為暫時的迷茫和慌張,而左右了你前進的方向。你終會在某個階段成長為一個自信而強大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