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明天是農曆六月十五,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六月半”,六月十五這天下雨好?還是晴天好?看看老祖宗的諺語咋說的。
每個農曆月份的十五這天都是月圓之日,“六月半”即六月十五這天晚上不見月亮,說明此時的天空烏雲遮月,或者正在下着夜雨。
如果六月十五晚上出現“沒月光”的情況,此後小半月的天氣雨水多發、夜雨潺潺,代表着農曆六月下旬的一段時間,會以陰雨連綿的天氣為主。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六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這兩天,無論是晴天還是下雨的天氣變化,預兆當年的年景是旱是澇,收成是好是壞。
每年六月十五之後,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将至,俗語說得好“伏裡天、道不幹”,意思是說三伏時節氣溫高、濕度大、降水多,雨熱同期,是莊稼生長最旺盛的時節。
如果六月十五是個下雨的天氣,預兆着六月十五到八月十五這段時間的雨水充沛,有利于莊稼的生長,今秋有望獲得大豐收。若是六月十五這天不下雨,代表着此後的天氣幹旱少雨。
由此可見,通過六月十五這天是否下雨的天氣變化情況,預測此後的天氣是旱還是澇,判斷當年稻谷、大麥和小麥等農作物的生長狀态,以至于到了秋天八月十五、莊稼生長基本已成定局之時,大概就能知道當年的收成是好是壞了。
古人常說“八月十五唱太平”,這裡的“太平”指的就是當年的莊稼收成和産量,如果糧食大豐收,意味着當年會是一個人壽年豐、家家太平的幸福年。
還有諺語“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六月三潑雨,遍地是黃金”、“六月下雨隔道牆,淋女不淋娘”,說的都是六月多雨水,對秋莊稼的收成比較好。
明天是六月十五“六月半”,宜雨不宜晴,也就是說如果明天下雨或者陰天的話,預兆着今秋莊稼豐收在望,是一個稻谷裝滿倉、家家喜樂多的好年成。
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很多農俗諺語,短短幾個字包含着很多的實踐價值和人文智慧,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共享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