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老道
野釣,避開庸亂的小魚,釣獲的都是一些大個體的魚類,這是釣魚人夢寐以求的釣魚場景!哪怕退而求其次,收獲的都是大鲫魚、大白條也可以啊。為了實現這個釣魚人共同的理想,無數釣魚前輩前赴後繼,潛心研究,總結出了一套套避小就大的垂釣策略!
然而,這些應對策略絕大部分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就是不怎麼管用!而真正管用的,隻有那麼幾種,大部分釣魚人卻不喜歡用,這是為什麼呢?
面對這一燒腦難題,筆者想法很簡單,不怎麼管用的方法,如果用,就别糾結小魚鬧窩,能小中取大就已經是完美的了;真正管用的方法,如果用,就得耐得住性子,一會兒沒魚咬鈎就對小魚又萌生了“思念”之情,這叫“朝三暮四”,終不得正果!個中曲折,請看下文!
耐得住性子
小魚和大魚本就是對立又統一的關系①統一體
野河裡,各種魚類和諧共生,再加上各種水生植物、浮遊生物等,這是一個完整的水體生态系統,是一個統一體,離開某一類生物就有可能造成生态系統的不完整,這就是全球範圍内都在加強保護水生生态、保護水生生物的原因!
大魚和小魚,可分為不同種類的大個體魚和小個體魚,也分為同種類的成熟個體魚和非成熟的幼魚!對我們釣魚人來說,談的最多的就是不同種類的大個體魚和小個體魚,比如,大個體魚如草魚、鯉魚、青魚等,小個體魚如麥穗、白條、鳑鲏、趴虎、馬口等。
大魚和小魚共存
不難發現,這些淡水魚種在食性上幾乎都是想通的,不論是大魚還是小魚,都有共同的食物鍊關系,大魚愛吃的說不定小魚更愛吃,相反,小魚愛吃的,大魚有時也能嘗一口,所以,想通過食物的味型差别來讓大魚和小魚分開覓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統一的關系!
所以,釣魚人不論采用何種方法,想讓窩子裡沒有小魚進窩,這根本不可能,如果真沒有了小魚,很可能大魚也不會來!釣魚人挖空心思想避免小雜魚鬧窩,實際上隻能是在程度上的減弱,想徹底杜絕是完全沒有可能性的。
白條鬧窩
②對立面
再來看二者的對立面,大魚和小魚雖然食性想通,但習慣不同,大魚數量不多,一般喜歡個體單獨活動,小魚則喜歡群體出動、各水層混合出動!而且小魚是害怕碰到大魚的,大魚出現的水域一般小魚都不敢過分造次!
二者在喜歡的食物的狀态上也有所不同,小魚更喜歡浮遊微生物,顆粒細小,利于吸食,大魚則更喜歡實實在在的食物,粗顆粒的,塊狀的,吃一口頂一口的作用,用人類的話說就是擋餓!
這些對立面,又給釣魚人将二者分開作釣提供了機會,也就是“避小就大”不是沒有方法,方法是有的,就是要想辦法利用二者的對立面。将各種對立面都完全融合進去,就會發現有方法可以隻釣大魚不釣小魚,如果隻融合一部分對立面的内容則能降低小魚鬧窩的程度,增大釣獲大魚的可能性!
這就是本文要說的主要思路,由此産生的各種應對小魚的方法,其實大部分釣魚人都已熟知,我把它們分為管用的和不怎麼管用的,往下看!
①不怎麼管用的方法
這種方法隻是簡單利用了一些大魚和小魚的對立面,在二者的共性方面體現的更多,實際效果也就不怎麼管用了!
比如,加重鉛皮讓鉛墜快速沉底,利用了大魚和小魚活動水層的不同,但又沒能改變餌料性質,還是用的粉餌,所起到的效果就不是很明顯,線組沉底再快,也難免有小魚追餌到水底搶食!
再比如,跑鉛釣、短子線、搓大餌等,這些方法也隻是單純的利用了大魚和小魚某一方面的對立面内容,都忽視了大魚和小魚在食物狀态上的不同,搓大餌再大再硬也會被小魚慢慢啃食一空,線組再鈍再能過濾小魚信号則改變不了小魚把鈎上餌料吃光的可能性!
所以,這類避小魚的釣法都是不怎麼管用的方法,也不可能從根本上就沒了小魚鬧窩、沒了小魚咬鈎,隻是程度上有所減弱而已。
②管用的方法
管用的方法,就是将大魚和小魚的對立面充分利用起來,不單是活動習性上的不同,還有食性、味型、食物狀态的不同,都被加以利用,這種方法就很管用了!
比如,沉底釣鈍且挂鈎耐浸泡餌料、粗顆粒,甚至各種假餌珠珠或者丸餌釣輕微離底等,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大魚和小魚的對立面完全發揮出來了,餌料躺底或輕微離底,且狀态非常堅硬,小魚想短時間内就把釣餌啄食一空是不可能的,給大魚留夠了就餌時間,且線組偏鈍,即使小魚啄口,漂相也能過濾掉。
釣大魚用的丸餌
這就是管用的方法,可以說基本杜絕了小魚咬鈎,但窩子裡依然會有小魚的存在,數量上甚至不會少,隻要保證窩料的持續,大魚一來,小魚散開,就是真正釣大魚的時刻了,就要求釣餌能堅持到被大魚發現而不會脫鈎!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選“不怎麼管用的方法”經過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管用的方法,基本上能做到無小魚咬鈎,就是有,反映在漂相上也很微弱,釣魚人一般不會提竿,隻有浮漂發生大的動作後,釣魚人才會提竿,往往隻要提竿,都是大家夥!
恰恰因為野河裡的大魚相對數量要比小魚少太多,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頻繁出現咬鈎的情況,甚至全天都有可能一口都沒有,面對這種情況,絕大部分釣魚人都會坐不住,很多時候半小時沒口就放棄了,算了,還是釣釣小魚過過瘾吧。
這就又回到了常規的釣法當中,最多釣鈍一點、子線短一點、餌料粘一點,也就是上文說的“不怎麼管用的方法”,這就是大家都喜歡選不怎麼管用的方法的原因!
文章開頭就說了,要想真正做到“避小就大”,就得耐得住性子,不能始亂終棄,朝三暮四,不然就不要再提小魚鬧窩了,你能把小魚鬧窩的程度有所降低就已經很成功了,哪怕隻是一點點,如果再能偶爾釣個大的上來,已經是燒高香了。
偶爾釣個大點的已經不錯了
總結一下,方便理解避小就大,這在釣魚領域是個千古難題,除非河裡全是大魚沒有小魚,黑坑大物池能滿足這個條件,野河别想了,大魚和小魚都是水裡生物的一部分,淡水水域二者在食性上甚至是相通的,很難做到完全将二者對立開來!
采用釣餌狀态的不同來将二者分開作釣,這是個最好、最徹底的方法,即便是這樣,窩子裡也是小魚衆多的,但是釣餌隻針對大魚了,小魚壓根吃不動了,味型上偏素,小魚也更不喜歡吃了,僅此而已。可見真正有效的方法往往很簡單。
但是,這個“管用的方法”卻對釣魚人是個不小的考驗,耐得住性子才行!相比之下,那個“不怎麼管用的方法”才更讨釣魚人的喜歡!
-END-
本文原創:姚老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