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标準,2020年《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将HbA1c納入糖尿病的診斷标準。關于糖化血紅蛋白,你知道多少?糖化血紅蛋白與糖化白蛋白,有何區别?葡萄糖目标範圍内時間(TIR),如何用于降糖藥治療方案的調整?
1. 糖化血紅蛋白是什麼?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與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不可逆結合的産物,随紅細胞消亡而消失。
紅細胞的生命期120天左右,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測定前2~3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血紅蛋白,由HbA1a、HbA1b、HbA1c組成,其中HbA1c約占70%,且結構穩定,因此HbA1c被用作糖尿病控制的監測指标。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正常值:4%~6%。
2. 糖化白蛋白是什麼?
糖化白蛋白,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與血液中白蛋白結合的産物。
血清白蛋白半衰期約17~20天,糖化白蛋白(GA)能反映測定前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化白蛋白(GA)正常值:11%~17%。
3. 血糖目标範圍内時間是什麼?
葡萄糖目标範圍内時間(TIR),是指24小時内血糖在目标範圍(3.9-10.0mmol/L)内的時間或所占的百分比。
2019年發布的TIR國際共識,2型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标為>70%。
2021年版《中國老年糖尿病診療指南》,2型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标為>50%。
HbA1c、GA、TIR之間的區别見下圖:
4. HbA1c如何用于給藥方案的調整?
當HbA1c≥6.5%時,即可診斷為2型糖尿病。
如果單純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标(HbA1c≥7.0%),需啟動藥物治療。
2型糖尿病患者,首選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可使HbA1c下降1.0%~1.5%,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無低血糖風險,并可減輕體重。
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相比,以二甲雙胍作為一線治療的患者,加用第2種口服降糖藥或需要聯合胰島素治療的時間最晚。
HbA1c是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标準。
初始治療時,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标可每6個月檢查一次。
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的疾病。
當糖化血紅蛋白(HbA1c)大于目标值時,若一種口服降糖藥治療血糖不達标者,應采用二種,甚至三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糖藥聯合治療。
5. 糖化白蛋白(GA)如何用于給藥方案的調整?
二甲雙胍起效的最小劑量為:每次250mg,每日2次。
糖化白蛋白(GA)能反映糖尿病患者檢測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參考值為11%~17%。
當糖化白蛋白(GA)超過正常值範圍時,應增加二甲雙胍的給藥劑量。
二甲雙胍最佳有效劑量為2000mg/d,普通片可用的最大劑量為2550mg/d,緩釋劑型推薦最大用量為2000mg/d。
6. 葡萄糖目标範圍内時間(TIR)如何用于給藥方案的調整?
葡萄糖目标範圍内時間(TIR),是指24h内葡萄糖在目标範圍(3.9-10.0mmol/L)内的時間或所占的百分比。
國内外研究已證明,TIR獨立于HbA1c與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症相關,與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相關。
建議有條件者進行動态血糖監測!
如果葡萄糖目标範圍内時間(TIR)<70%,在不改變日劑量的前提下,可适當調整給藥頻次,或服藥時間,或選擇緩釋制劑。
二甲雙胍普通片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約2.5小時,半衰期3.5小時,每日2~3次,随餐服用,可有效降低餐後血糖。
二甲雙胍緩釋片,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約7小時,每日1~2次,可更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