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日報客戶端報道“老少鄉親們注意啦!今年的‘孝老基金’捐助儀式,上午10點在廣場舉行!”每年一開春,曲阜市時莊街道前坊嶺村就會舉行一場特殊的捐助活動。這大喇叭一響,村民就陸續帶着紅包往文化廣場趕。
“咱這些錢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50塊不嫌少,500塊也不嫌多,都是大夥兒對村裡老人們的一片心意!”活動現場,前坊嶺村黨支部書記孔令紅第一個獻出愛心。
今年是前坊嶺村“孝老基金”成立的第6個年頭,募集的款項主要用于解決老人急難愁盼的問題。“獨居老人突發疾病緊急送醫,來不及取錢,先從基金裡出;老人過生日,既有蛋糕又有過節費……為看着我們長大的爺爺奶奶盡點心意,這錢我們願意拿!”談到村裡創新設立“孝老基金”的理解,參與捐助的村民孔建直言,自己村的老人就該自己敬孝。自從有了“基金”,再遇到老人需要服務、濟困、恤病等狀況時,村裡就有了實打實解決難題的“一把米”。
一項充滿愛的基金,不僅讓村裡老人享受到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也在無形間喚醒了村民們的孝老心、鄰裡情和村莊凝聚力。“6年來,每一分錢是怎麼花的,會在村民集體表決後在公示欄裡公示,而每一筆花銷的背後,又講述着年輕人尊老愛老的故事。”孔令紅說,“百善孝為先”,全村一心、不分你我共行孝道,讓村民們的心緊緊靠在了一起。今天,村裡各種鄉村振興項目、志願服務活動總是一呼百應,一個“孝”字釋放出的基層社會治理“紅利”,已經成了村莊發展的新發動機。
孔子博物館
2013年11月26日,視察曲阜,就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使孔子故裡成為首善之區”的殷切期望,為曲阜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今在曲阜,無論是傳承着文化根脈的儒學講堂,還是充分融入了研學體驗的文旅項目,抑或是與幹部政德教育擦出的火花……都是在沿着“愛誠孝仁”的公民道德教育主線,在日常生活場景中诠釋出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時代内涵。
在剛剛過去的虎年春節,曲阜市首次面向廣大市民印發了圖文并茂的《文明禮儀指導手冊(春節篇)》,并拍攝和播放了新春禮儀宣傳片,讓曲阜市民和廣大遊客,對春節禮儀中所蘊含的道德規範有了一次全新的認知。
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台,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尼山聖境經常性地開展中外文化交流活動。
“比如,年夜飯上的第一筷要讓老人夾,代表孝敬;又比如,從事文化旅遊和相關商業活動要以誠為本,不應看遊客多了就趁機漲價,還要多用拱手禮招呼往來賓客……”曲阜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芳說,為引導市民傳承傳統年俗、踐行道德禮儀,曲阜市還開展了新春文明禮儀培訓、“知禮明德幸福年”原創春聯征集、“我家的春節禮”網絡互動等活動;各景區也紛紛響應,“三孔”、孔子博物館、尼山聖境等景區景點設計了體驗式社教活動,推出了“仁義禮智信”衛衣、新春禮儀盲盒等文創産品,隻為借着春節的宣傳良機,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一個新平台。
曲阜研學旅遊備受青睐
“‘兩創’的意義在于通過更貼合新時代需求的語境去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活公民心底的道德基因,倡樹時代新風,凝聚向上和向善的力量。”曲阜市委書記李麗表示,從關愛農村兒童,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 文明校園志願服務隊 愛心企業”結對共建的模式推動“雛鷹課堂”,到設立“幸福食堂專項基金”……“兩創”,已然成為曲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手段,為公民踐行道德規範提供了不竭源泉。
文字:孟一 張豔
視頻:蘭傳斌 高翔 李揚 孟一
包裝:郝聲雨 張琦
手繪:楊成林 孟嘉琪
來源:大衆日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