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張九齡望月懷遠内容

張九齡望月懷遠内容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2 17:12:15

《望月懷遠》一個“月”字,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憧憬,它象征着純潔、象征着團圓,更象征着美好。

在古代,月亮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它代表了“思鄉”,所以有了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它代表了“相思”,所以有了李白的“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張九齡望月懷遠内容(開篇即是千古名句的望月懷遠)1

它代表了“哀愁”,所以有了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李商隐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這些描寫明月的唯美詩句,在不同人的筆下、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心境,會代表不同的意象。一輪明月,它承載了人們太多太多的際遇。

而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一首,開篇即是千古名句的《望月懷遠》,這首詩把張九齡的相思與悲苦凄涼描寫的淋漓盡緻。

張九齡,公元678-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今廣東韶關市人。唐開元尚書丞相,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詩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張九齡望月懷遠内容(開篇即是千古名句的望月懷遠)2

這首詩是張九齡遭貶荊州,約開元二十五年,為長史時所作。通過對望月時的思潮起伏,來表達詩人對遠方之人的殷切思念。

起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首聯兩句便是千古名句。意境雄渾闊大,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魂融的氣象,這一句完全是景,點明題中的“望月”。

随即由景入情,轉入懷遠,就自然而然的勾起詩中人的不盡思念。這兩句,把詩題的情景一起全部收攝,卻又毫不費力。足見其構思奇巧、含蘊有緻,生動地反襯出詩寄托的深遠。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颔聯兩句是說,從月出東鬥直到月落烏啼,在這漫漫長夜,隻能對月相思,徹夜難眠。

詩中說的“竟夕”既是通宵,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隻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字,這兩句就以“”字為中心,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上承起首兩句一氣呵成,靜息相思不能入睡。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頸聯兩句,是寫作者因遙思遠人,徹夜相思,于是滅燭之後,披衣步出門庭,尤覺月光華美,更加明亮。

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就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他那驕好圓滿的光華,更加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了一些,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

這兩句細巧的寫出了,深夜對月不眠的實情實景,幻想着月光能成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并與之相依相伴。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尾聯因思念遠人,卻不得相見,又沒有什麼可以相贈的,故此有把月華贈送遠方人的想法。

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吧,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不堪”兩句,構思奇妙,意境幽清,如沒有真摯的情感和切身的體會,恐怕是寫不出來的。

這兩句詩,意悠悠拖出不盡情思,至此戛然而止,隻覺餘韻袅袅,令人回味不盡。

張九齡望月懷遠内容(開篇即是千古名句的望月懷遠)3

結語

張九齡不僅官職高,詩文的水平也很高,他來自嶺南,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他的詩被《唐詩名篇鑒賞》收入五篇,但是最讓人們稱道還是這首《望月懷遠》。全詩意境高華渾闊,自然渾成。他把月寫的那麼美麗,把情寫的那麼沉着,望月懷遠、相思難眠,這是世間人們常有的情景,被詩人娓娓道來,親切感人,更是讓人感覺到他一個人,遠在他鄉的悲苦凄涼。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 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