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芳穎
編輯 | 樓婍沁
提到“毛發經濟”,很多人第一反應或許是植發、生發産業的蓬勃發展,畢竟“秃頭”的焦慮已然蔓延到了年輕群體。但眉毛這一小撮毛發也開始發展出精修細剪的新業态。
以“眉毛的修養”、“小澤修眉”、“眉毛先生”等品牌為代表的高端修眉店正在成為各大購物中心美容區域的新面孔。乍一看這幾個品牌的價目表,你或許會感到吃驚,因為單單修剪一次眉毛的價格就要150元左右,相當于年輕時髦女孩一兩次下午茶的開銷。
而在傳統的美容業态中,修眉甚至算不上一門能賺錢的生意。那是在理發店或美容店花幾塊錢甚至免費就能獲得的附加服務。畢竟,兩條眉毛的發揮空間遠不及臉和頭發那麼多。
客單價上百元的修眉店自然不一般。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更接近于專業理發店的概念,隻不過服務區域僅限于眉毛。在上述品牌的門店中,半小時的服務時長是基礎。與理發流程相類似,修眉師會先和顧客仔細溝通适合其臉型和氣質的眉型,爾後細緻到近乎根根修剪。
為了增強體驗感和高端性,美容場所所慣用的茶水點心等附加服務也一應俱全。再進一步,這些高端修眉店還在深挖服務流程上哪些環節可以更具儀式感。
比如,眉毛的修養會讓修眉師在動刀前抹上顧客選定了香味的護手霜,以便于修眉的同時照顧到顧客的嗅覺感受。它們的店内甚至還會擺放一些國内尚未引進的小衆香水以供顧客體驗。
小澤修眉則會在修剪後附贈簡單的化妝技巧,幫助顧客整理儀容,順帶産生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高端修眉店通常會建議顧客15到30天進行一次修眉,以便于固定眉型。它們會更強調手工修眉較之一勞永逸的文眉,更具安全性,且便于随時調整眉型。當然,強調修眉周期的必要性也有助于品牌提高顧客的返店率。
眉毛的修養主理人孟轲在接受界面時尚采訪時信誓旦旦地說道:“你剛嘗試完或許不會覺得眉毛有什麼改變,但等過15天後你就會發現不一樣。因為你看過整齊的眉毛以後,它再長亂你就會受不了。”
眉毛的修養成立于2019年底,短短兩年時間内已經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開設了十多家門店。其主營業務“眉型設計修剪”分為139元和158元兩個價格檔,類似于理發店内根據理發師資曆而形成的價位區分。
孟轲曾經以化妝品銷售為主業,偶然從顧客反饋中發現修眉的潛在需求,從而萌生了專做修眉店的想法。“甚至有些男性客戶會跟我說,傳統的美容店都過于女性化,一個四五十歲的男人坐在美容專櫃修眉毛會感覺很尴尬。”他說。
直到現在,孟轲翻看門店後台預約會發現,男女顧客比例非常平均。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修眉需求的性别共通性。同時,他注意到顧客的年齡跨度非常大。他認為,這是因為現在大多還是新客,而專業修眉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仍然是件獵奇的新鮮事。
“我們就是在培育市場。”小澤修眉創始人小澤也對界面時尚表示了類似的意思。在他看來,除了前述幾家叫得出名字的修眉店,一些自立門戶的個人美容店還稱不上專業修眉,更談不上品牌。
成立時間較眉毛的修養更早的小澤修眉雖然隻在北京有兩家門店,分别位于三裡屯和國貿的臨街鋪位,但已經專攻修眉近十年。
決定開一家沒有同行可以參考的修眉店之前,小澤修眉的創始人小澤同樣在經營化妝品銷售的渠道生意。他曾将修眉作為附加服務送給購買化妝品的顧客。“但送着送着,很多客人反而想付費來修眉。”他回憶起開修眉店的初衷時說到。
根據小澤提供的數據,2018年巅峰時,小澤修眉兩家不超過80平方米的門店月均客流量逾2800人。按坪效來看,收入相當可觀。
與眉毛的修養類似,小澤修眉亦将主營業務修眉分為129元和199元兩檔。
不過,對于這些裝修洋氣又時髦的修眉店來說,單單一項服務不足以撐起門面。
除了修眉之外,眉毛的修養還在和一家研究生發儀器的公司合作,增加了眉毛生長養護的服務。與此同時,這幾家修眉店還會有染眉、挽面、化妝等額外項目來豐富服務業态,且單價都比修眉要高很多。
這對于品牌來說确實是額外的生意營收,有利于提高客單價,但更為重要的在于留住員工的意義。新的業務可以拓寬修眉師職業發展的可能性。
與美容行業中理發、美甲等大多數業态一樣,比起鋪位、儀器等實際的成本支出,技師的流動性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由于修眉尚屬新領域,所謂修眉師的技術基礎還是在于從事化妝行業的經驗。孟轲說:“有時候我招一個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化妝師,我說你來做修眉,人家還不一定樂意。他說修眉不就刮兩下,你居然要我放棄化妝給你做修眉?”
但從他的經驗看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化妝師進公司後也要進行長達幾乎一個月的修眉培訓,因為修眉作為化妝裡微不足道的一環在大多數情況下并不受重視,潦草刮兩刀根本無法達到他們的最低标準。
那随之而來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定義修眉的技巧标準呢?
小澤的做法是從十多年的從業經曆中總結出一套标準化的眉型模版,這對顧客、員工都是一目了然的判斷和執行标準。他舉了個例子,比如眉毛寬度應該是人正常睜眼時眼睛三分之二的寬度。
而孟轲則認為,沒有所謂的标準眉型可以适應大部分人。他會讓技師當場拍下顧客的照片在眉毛處描摹修剪方案,根據客戶臉型和氣質要求來調整設計。但這意味着修眉師的水平将由其審美趣味來決定,而這對于門店如何量化考核标準提出了挑戰。
不像理發培訓可以在假發上進行演練,或是找長發飄飄的真人模特來練手還有一定的容錯率,訓練修眉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孟轲憶及在上海芮歐百貨開第一家門店時的情形。彼時,他需要快速找到技師員工進行培訓,但由于門店還在裝修不便邀請人來做修眉培訓。
最後,他隻能讓員工在公園、菜市場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拉人免費幫忙修眉,從而讓新技師得到培訓。而要達到專業标準,一個技師起碼要修幾百個人的眉毛。“第一批員工其實還挺辛苦的。我們既沒有場地,又需要每天滿大街拉人訓練修眉,所以也不怪有些應聘者會覺得我們是騙子。”孟轲說。
現在,已經小有名氣的眉毛的修養和一些公司達成了合作,會定期帶新員工去部分公司提供免費修眉來進行培訓。
這依然不是長久之計。孟轲甚至聯系過假發生産商詢問能否生産假眉毛,但個體眉毛生長的差異性使其無法像假發一樣進行标準化的批量生産。
為了壯大生意規模,眉毛的修養和小澤修眉都在接觸投資人,以期獲得更多發展助力。然而,從投資人的反饋來看,修眉仍然是一個太過小衆的市場。難以規範标準的培訓門檻,以及市場認知度低都讓修眉店無法像理發店一樣遍地開花。
但對于小澤和孟轲而言,無論外界如何評判,生意還是要紅紅火火地做下去。一個小衆行業的雙面性即在于此——沒有太多人願意做的生意同樣意味着沒有太多的競争對手。
12月初,眉毛的修養又在上海iapm環貿廣場開設了一家新店。孟轲表示,他的選址要求的首要條件必須是高端商場,并堅信首店效應對品牌宣傳的作用。每到一處新城市,他會耐心等待當地最好的商場向其開放鋪位。
疫情無疑是零售業态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購物中心的獲客思維進一步強化為從“坐等客來”轉變成盡一切可能吸引消費者駐足停留。因而,潮玩店、美妝集合店、三坑集合店等強調體驗性的品牌已經成為商場的“新歡”。
同樣,能引發消費者獵奇心理的專業修眉店也易于受到商場的歡迎。畢竟,把一個30到50平方米的小鋪位出租給這樣的商家對于商場來說也不太容易成為一筆虧本的買賣。
小澤修眉的開店思路則略有不同。小澤表示,他更希望通過大面積鋪開的街邊或者社區鋪位來讓修眉店成為和咖啡店一樣的存在,貼近消費者的生活圈。小澤的夢想是可以将品牌連鎖店開到1000家,讓修眉成為像喝咖啡一樣簡單的習慣。
當談到新店擴張的培訓機制時,小澤和孟轲不約而同提到了希望能和老員工成為合夥人。由員工化身成為店長合夥人這一套晉升體系的合理性曾在快速擴張的海底撈身上得到印證。然而,尚且處于起步階段的修眉市場是否有同等廣闊的增長空間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應受訪人要求“小澤”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