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囊其實就是用來裝香料的小袋子,自古就有,從平民百姓到帝王人家都用。豐儉随意,可以是粗布縫制,也可以織錦繡花。裡面可以隻塞些艾葉香枝,也可以裝上用珍貴配方調成的各種名貴香料。可以挂在身上,也可以懸在床帳上、車辇上,還可以放在衣櫃中。
講究的古人日常都随身攜帶香囊,遇有污濁之氣便可以舉之避穢,若有頭暈不适可以嗅之提神,行動之間也可以香風細細。男女都是如此,隻是用的香料不太一樣罷了。
端午節的時候要驅五毒,因此香囊是必備之物。端午香囊裡要裝上雄黃粉和艾葉,以避蛇蟲。香囊的形狀和色彩則各擅勝場,有些做成彩色的小粽子形狀,佩在孩子身上,十分有趣。
古時還有一種特殊的香囊,用柔軟的綢緞作面料,裡面填上絲綿、蚌殼粉和一點點香粉,軟軟的,柔柔的,香香的,給小孩兒挂在身上,用來吸汗。小孩兒好動,容易出汗,如果不及時擦幹容易感冒,這個香囊正像一塊海綿,可以把汗吸幹。
還有一些香囊,特意用百家布縫制,使用許多零碎的小布片連綴而成,講究些的不但要配色還要配出圖案,據說這種香囊集百家之祝福,佩在身上可以祈福。
香囊的形狀不一,圓形、方形、橢圓形、倭角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腰圓形、方勝形,等等,但香囊多是兩片相合中間镂空,也有的中空縮口,但都必須有孔透氣,用以散發香味。香囊頂端有便于懸挂的絲縧,下端系有結出百結的系繩絲線彩縧或珠寶流蘇。老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并蒂等圖案的,象征着萬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兒多用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圖案,如虎、豹子,鬥雞、趕兔等,象征健康平安。情侶夫妻間多繡鴛鴦戲水、比翼雙飛或兩人喜愛之物,以示恩愛。
做香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配件——穗子,也叫流蘇或者是縧子。上部用來挂香囊,下部垂下來以為裝飾。《紅樓夢》裡的小丫鬟們動不動就打縧子,就是為了給各種香囊、荷包、佩玉做配件。縧子可以打出各種的花樣,還可以填入銅錢、玉器,等等。
香囊作為随身佩戴之物,如果贈送他人,則是一種非常親密的示好行為。如果女子為男子做香囊,說明他們的關系非常不一般。因此在古時,香囊也經常作為傳情之物。
皇帝也經常賞賜香囊給臣子,主要是因為其中的香料珍稀昂貴,可以作為貴重物品發賞。
至今,我們端午節還有懸佩香囊的習俗。小小香囊,既可健身,又可傳情,難怪習俗曆經千年而不衰。
節選自《古詩詞裡的衣食住行》
《古詩詞裡的衣食住行》
秋陽 著
32開 平裝
簡體橫排
9787101151886
中國古詩詞的跨界出圈,
燃爆知識小宇宙!
解讀古詩詞裡的古人衣食住行,
發現隐藏在古詩詞裡的博物知識,
讀完讓人直呼過瘾!
精美彩繪插圖,
重現古人生活場景。
(統籌:陸藜;編輯:不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