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還記得以前,去杭州靈隐寺遊玩的時候,看到過寺廟裡面的一幅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隻求半稱心”。
當時隻是覺得哲理很深,但後來才逐漸明白,要想面對這紛繁的世界,你必須得有半稱心的心态。什麼事情都不要求全,求滿。
《易經》裡面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一旦你開始求全了,往往厄運也開始了。
所以阿文覺得,人生要想過得去,有的時候你還是得,糊塗一點,半聾半啞半瞎的狀态,才是最好的。
半聾
有的時候,做人不要那麼好奇,别人說什麼,你都要聽着,你都想弄個明白,最後自己麻煩不斷。
在人際關系裡,對于他人的秘密,不要那麼上心,哪怕别人主動告訴你,你也要隻聽一半,事後最好全部忘記。
有的時候,聽得太多,真不是什麼好事。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在13年的時候出版了《鈍感力》一書,其實所謂的鈍感力,就是對于别人的冷嘲熱諷,毫無感覺,甚至壓根沒有聽進去,不影響自己的情緒。
書中叙述了,一家日本的醫院裡,一個神經科室的主任,是一個脾氣非常火爆的醫生,每次他帶的實習生,都會出現突然辭職的狀況,因為忍受不了他的辱罵。
但是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實習生來了後,對于主任的謾罵毫不在意,似乎沒有聽到一樣,隻是傻呵呵的笑一笑。他就是有着極其鈍感力的人。
就這樣一年以後,科室的主任親自宣布,這個年輕人為他,下一任的接班人,而且主任要親自帶他。
有的時候,懂得半聾的人,自動屏蔽許多他人的,流言蜚語,面對蠅營狗苟的世界,耳不聽為靜。
半啞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般人的煩惱,都是來自于你這張嘴,管不住自己的嘴,讓你一直麻煩不斷。
特别是有些中年人,喜歡管人家的閑事,總是愛打抱不平,“伸張正義”。但最後的結果,往往都是兩頭都讨好。
清官都難斷家務事,更何況你一個普通人呢。
《孟子》說過,“窮則獨善其身了,達則兼濟天下”。有能力處理好自己事情的人,再去管别人家的事情。
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自己的事情沒忙完,就在那裡到處瞎操心了。
古人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們個人門前的積雪,還沒有掃清,就忙着處理人家,瓦上的白霜去了,你這不是讓别人笑話嗎。
人到中年以後,一個小的家庭,已經夠你忙活了,保持半啞的狀态,你會發現自己活得,會通透很多。
半瞎
其實半瞎狀态,才是一個人幸福的根源,什麼事情都不要看透,看透以後,你的人生就毫無樂趣,毫無意義。
古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什麼事情都不要看透了,明白一點點就行了。
比如說人的感情,愛情,婚姻。如果你一點都不懂,就容易被人利用,被人當提款機,或者容易被抛棄。但是如果你什麼都看透了,那麼連進入婚姻,你都會沒有興趣了。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男人,是在一次旅遊中認識的,他職業是做婚姻情感咨詢的,幫助他人挽回婚姻,已經做了15年了。
他跟我分享說,人類的婚姻,無論多麼真摯的感情,四年左右肯定會有,出軌的想法,隻不過你沒有條件而已,那些有錢,有顔值的,對于出軌,簡直是家常便飯一樣。
而且他還說,如果你發現自己,結婚四年以上,沒有任何逃離伴侶的想法,甚至還深愛着她,那麼你的婚姻,一定是不健康的,你一定沒有完全得到,伴侶的愛,說白了她對你還有所保留。
所以那位心理咨詢師說,正是看透了婚姻的本質,所以到現在他還沒有結婚,一直在逃避這個難題。自己看的太透了,沒有絲毫的想法了。
其實不光是婚姻問題,人生很多問題,交友、人情世故、職場關系等等,都不要看的太透,保持半瞎狀态,那是最完美的。
阿文寄語
“半聾、半啞、半瞎”,學會以上這三種心态,應該可以幫你,應付這蠅營狗苟的世界。
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中國古人的智慧,其最大的原因,還是他們考慮的比較長遠,用一種比較圓融的方式,而不是逃避,去面對紛繁的世界。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