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截至2017年,安徽省的面積達14.01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6254.8萬人。就安徽省的姓氏來說,王姓是人口最多的姓氏。在安徽省,王姓人口的比例達到8.6%,約為540萬人,超過了張姓、李姓、劉姓、陳姓等姓氏。
一
首先,就全國範圍内來說,王姓人口約為9500萬人,和李姓一起成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兩個姓氏。在中國古代曆史上,王姓的起源存在多個源流的說法。一般來說,王姓源出姬姓成為認可度最廣泛的觀點。姬姓是黃帝所在的姓氏,也是百家姓中衆多姓氏的重要源流。就王姓來說,王姓得姓始祖為姬晉。周朝時期,姬晉稱王子晉,因其是周朝王族的後代便稱為“王家”,這支族人遂以王為氏。這支王氏最終發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兩大王姓望族。而對于安徽省的王姓人口,也基本上來自于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
二
早在先秦時期,特别是春秋戰國時期,王姓主要活動于河南、山東等中原地區。到了魏晉南北朝這一曆史階段,因為中原地區戰争頻繁,比如在漢末三國時期,中原地區成為諸侯争霸之地,這促使不少王姓人口遷移到今安徽省一帶。而在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的戰争依然推動了王姓等姓氏遷移到今安徽省一帶。其中,就琅琊王氏來說,主要位于今山東省一帶,而安徽省因為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所以成為這一支王姓望族的重要遷移方向。此外,就三槐王氏和太原王氏,也有部分人口遷移到今安徽省一帶。
三
舉例來說,安徽宿松王氏就是太原王氏後裔、三槐王氏分支。宋朝時期,王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北、四川、河南、山西,這五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55%。就安徽省來說,雖然在當時也擁有一定數量的王姓人口,不過總體規模上海無法和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等相提并論。明朝時期,經曆了元朝末年的戰亂後,王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蘇、山東,這三省王姓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40%。彼時,王姓逐漸向江浙等長江流域遷移,而安徽省的王姓人口也在這一趨勢下得到增長。
四
最後,如今,王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東、河南、河北三省,大約占王姓總人口的28%,也即在北方中原地區分布密集;其次,王姓還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蘇、遼甯、黑龍江、山西、湖北、陝西、浙江、甘肅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由此,就安徽省來說,也是王姓人口分布相對集中的省份。就王姓的郡望來說,新蔡郡和太原郡、琅琊郡一樣,都是王姓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根據史料記載,新蔡郡治所在新蔡(河南新蔡縣)。轄境相當今河南新蔡、息縣、淮濱、安徽臨泉等縣地。總的來說,王姓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姓氏。在安徽省,王姓人口的比例達到8.6%,約為540萬人,超過了張姓、李姓、劉姓、陳姓等姓氏。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