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微信團隊最近像是轉性了,年底大家都在忙着總結了,微信突然接二連三上線幾個關注度頗高的特性,Android 用戶破天荒地比 iOS 用戶提前體驗了 深色模式、朋友圈「鬥圖」功能(雖然幾近夭折)。而美好的周末一開始,微信 for macOS 添加小程序支持的消息又來了~
由于放出的還是公測版,保險起見,安裝時我還是保留了舊版本微信。更新日志倒是毫不掩飾的「簡潔」:可以打開聊天中的小程序消息。
安裝之後第一個變化是發現,微信 logo 的顔色變了,綠色更深,而白色偏灰,不知道是否是為了測試版易區分而做出的改變。
和 Windows 客戶端一樣,微信沒有直接給出小程序的入口。包括通過搜一搜功能,也隻能搜到文章記錄,而無法像手機端一樣優先展示小程序。
通過測試發現,有三種使用小程序可以直接打開的場景:
有了小程序支持,收到朋友分享的小程序消息,會直接在通知中标示為小程序,而不是像之前一樣顯示「未知消息類型」,非得掏出手機查看。
聊天窗口中也能直接查看小程序消息,更加方便了。
尤其是上班對着電腦,突然收到朋友發來的一起點外賣消息,必須得掏出手機才能點外賣。現在也可以直接在電腦上完成點外賣、購物以及刷微博了。
每個小程序都可以用快捷鍵「command Q」單獨關閉,不影響微信主程序。當然,如果關閉了微信主程序,小程序都會随之關閉。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本身是支持定位的,因此當使用某些需要外賣、購物類小程序,會彈窗提醒是否允許獲取定位信息,比如在點咖啡外賣時,會自動匹配最近的咖啡店,無需手動選擇位置。
不知道是否小程序多開上限,我同時打開 8 個小程序沒有問題,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同時打開那麼多。
順帶留意了下内存占用,除了微信本身之外,每一個小程序都會占用一部分内存,老實說占用的并不算少……開多了也明顯會偶爾出現卡頓。
如果你想在 macOS 上打開某個微信小程序,除了聊天分享之外,還可以通過手機上打開同步的方式。macOS 端微信可以同步顯示手機上打開的小程序。
不過,由于小遊戲和小程序可能采用架構不同,我嘗試打開歡樂鬥地主、跳一跳等小遊戲,均提示不支持。
這次體驗 macOS 端微信的小程序,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騰訊似乎有意向将小程序普及推廣到桌面端,作為輕應用使用。
其他的應用可能跟手機上使用沒什麼區别,而當你打開騰訊文檔,會自動切換到寬屏模式,這樣明顯會比移動端視圖要好很多。不過使用體驗,就不敢恭維了,尤其是當你從其他應用切換到騰訊文檔小程序中,會出現一兩秒卡頓時間,粘貼圖片也會需要幾秒鐘才會顯示,大概是在上傳吧。默認寬屏模式下,就不能再随意調節窗口大小。
不過,這表明微信小程序是支持桌面端适配的。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微信小程序的确可以發展成 PWA 應用那般,優勢在于可以通過微信實現同步。
簡單體驗之後,公測版微信在使用小程序是還是發現了不少問題的。前面提到的不支持小遊戲除外,理論上這個不屬于 bug,應該是微信團隊現階段本就沒有打算支持。
在 Dock 欄中,每個打開的小程序都會獨立顯示對應的 logo,但名字統一顯示為「微信」,正式版大概不會出現這樣。
當我嘗試把小程序設置駐留在 Dock 欄,以為下次可以方便打開。但筆者錯了,退出小程序後,原有的 logo 圖标全部變成了微信的 logo,雖然仍然駐留在 Dock 欄,但點擊打開完全沒有反應。
完全退出微信之後,點擊駐留在 Dock 的圖标,也都是打開微信客戶端,并不會随之打開對應的小程序。
畢竟現在還是測試階段,macOS 端微信小程序功能目前僅僅處于基本可用階段,還是有很多需要優化的地方,比如内存占用、Dock 欄圖标名問題以及駐留問題等等,使用過程中也會存在較為明顯的流暢性問題。
不過也算是少了一個上班時間頻繁掏出手機的理由,也順勢多了一個上班劃水的新路子。小程序雖然不及客戶端,但以微信目前小程序的生态而言,還是有非常多待挖掘的潛力。個人覺得,如果微信小程序能自适應桌面端,那小程序的市場空間會進一步增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