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印度小葉紫檀太稀缺,因此有人以贊比亞血檀或科檀來冒充小葉紫檀。(注:科檀概念太泛,人們隻要覺得像印度小葉紫檀的料,都叫科檀)
血檀是市面上等的木作家具料,隻要不冒充小葉紫檀,從性價比上講真是牛貨,畢竟小葉紫檀太珍稀了,而血檀料也快枯絕了。收藏血檀是不錯選擇。下面展示一個血檀長案,讓大家對血檀有了解。
下面圖是一串血檀手串,長期盤玩、包漿後與小葉紫檀基本"長相"一樣,無啥區別?
下面3張圖是血檀手串從制作到變色過程,紅色漸變為紫紅色,這種變化有五天左右即可完成。
筆者總結4點:
1,印度小葉紫檀比重大,血檀小
2,印度小葉紫檀油性大,血檀小
3,印度小葉紫檀上手油潤,血檀發幹
4,印度小葉紫檀幹料特易打磨光,與木纖維有高油浸潤相關,而血檀打磨時偏硬,抛光難度稍大。
以上4點,是小葉紫檀優勢,故加工完的成品小葉紫檀更光亮、溫潤、壓手,摸小葉紫檀有摸玉感。
但實際中沒有二料同時對比出現,如何鑒别?
1,下面以一對新加工料樣本,對比說明鑒别方法。
此2料都是放了5年多切割毛料,外觀棕黑,顔色近,但打磨後如下差異,深色料是高油高密紫檀料:
上2圖淺色偏紅的為血檀,深色偏紫的為小葉紫檀。都是剛完成的抛光料。
簡單把控以下4點即可:1,小葉紫檀打磨或切料時,聞到的是藥香聞,此香味濃,如蜜蜂房的蜂蠟味一般。
而血檀是很淡的清香味,不仔細聞真不易嗅到。
2,小葉紫檀邊打磨抛光,局部馬上變紫紅色(快到十分鐘内),這是油性太好原因。下圖中,料的新切口處有局部紫裡透紅色,外皮打磨光即是紫色。
而血檀變色沒那麼快,它發幹、油性差啊。
3,小葉紫檀摩擦粉一定是紫紅色的,而血檀卻是黃紅色。可以這麼說木粉磨不出紫紅,肯定不是小葉紫檀。(下照片上為血檀、下為小葉紫檀)
高油高密紫檀中局部棕線為顯眼的金星牛毛紋,不粘連
4,小葉紫檀棕線(實際上為木質部篩管,也稱導管)疏、短段不粘連,木方四面較一緻,無明顯紋理。
而血檀棕線細密、聯結或連續,木方不同方向切面,有一面紋理粗曲、另一面細直。
(見上3下2圖)
2,下面以另一小葉紫檀料與血檀對比
此料與高油高密料比,稍輕。
上為毛料棕黑色,另二料的毛胚色與此料近,差異不大。
切口色。
三料剛抛光成品,毛料色差不大,但成品色一眼可鑒,普通油和高油小葉紫檀料都色深。
紫檀也有花紋。
紫檀局部也有花紋。
近看棕線:短,不連/長、細密、連續。
下3圖為紫檀晨光下的花紋:瘤疤加山水,惟憾料太窄了,若5CM寬可做牌子。對了,下次去河北大城,可挑幾塊好原木。
在加工中比較,高油高密料屬上等紫檀料。若普通紫檀料與血檀比:藥香味、短、疏而不粘連棕線(亦稱牛毛紋),擦粉偏紫紅而不是黃紅,仍是紫檀突出特征。
所以,實際中拿到小葉紫檀文玩,在非關鍵處磨擦點粉、看看色、聞聞香、看看棕眼密度就可判斷了。
注:北方人去河北大城、青縣可挑木,本人幾年前做中國紅木産業園景觀設計時,上廠店直接挑了些原木和手串,如下:
上2圖為上手較多的串,每年有一個月,五六年了,高油高密,色紫黑,太陽光下傾斜視角可見紫黑玻璃底下的紅
上圖為基本上沒盤玩、自然包漿的串。
這2手串見下強太陽光照:
上1圖為2手串在強太陽光下照片,左為常盤玩串,右為基本未盤玩串。紫檀強光下最美,光線正射面為紫黑色、斜射面為紫紅色,随光角度旋轉變化特明顯,此即為玩木之妙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