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距離金秋9月開學,已不到一個月。對于即将要從幼兒園入學到小學的新生而言,如何順利完成角色轉變,成了家長最為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近日,記者走訪東莞多所小學發現,學校都在幼小銜接教育工作上做了不同的探索,其中,松山湖第一小學(以下簡稱“松湖一小”)的幼小銜接從學習空間、課程改革以及改革評價機制等多方面着手,以繪本課程、遊戲闖關、生态教室布局等特色迎接即将入學的孩子們,受到了衆多家長的認可和青睐。
改變“秧田式”教室布置,打造一間生态教室
▲生态教室根據主題課程設計布置
寬敞的教室内,總共分為五個區域——教學區、閱讀區、作品展示區、飲水區、教師辦公區。在教學區,看不到傳統的三尺講台,也看不到“秧田式”的座椅擺放,替而代之的是“六邊形”的小組式課桌,孩子們圍桌而坐。閱讀區擺放着高度合适的書架,孩子們伸手就能拿到書籍,坐在舒适的坐墊上自由閱讀。教室後面的整面文化牆可以為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平台;低年級實行“包班”管理,兩位老師在教室内辦公,可以近距離地觀察、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陪伴孩子成長。
這是松湖一小教室的模樣,有着與傳統教室很大的差别:無論是地櫃的高度,還是課桌的擺放,孩子們伸手就能夠着,弧線形的椅子靠背呵護着學生的身體曲線,極具科學性。這一暖心的設計赢得了孩子們青睐的同時,也收獲了家長們的好感和認可。
六邊形的課桌,小組合作學習,師生零距離的教學模式……這一切,都深深地影響着女兒。在老師們的引導下,在這樣的學習環境熏陶下,女兒變了,變得勇敢自信了,課堂上發言更加積極了。已經畢業的601幸福鳥教室丘可欣爸爸在《一小“冒險”記》中寫道,相比傳統的課堂,女兒說她更喜歡松湖一小平等友好又不失充滿合作與挑戰的課堂。
▲每天早晨,老師帶領孩子們用晨誦開啟新的一天
“開放日的時候,很多家長原本對孩子幼升小有所擔憂,但看到教室、走廊以及生态兒童圖書館等地方的設計後,在校園裡看到了‘尊重,無處不在’的校訓,擔憂也就放下了一大半。”
教室外的規劃也獨具匠心:把連廊空間做成小舞台,給學生提供表演、展覽的便利;百果園裡,預留一些種植多種果樹的空間,讓學生品嘗四季的鮮美……校園裡的每個角落都是課程發生的場所,發揮着環境育人的功效。
該校學生成長指導中心主任羅方表示,兒童的教室,應該是一間健康的、美好的、關系和諧的生态教室,而“以兒童為中心”的辦學思想是構建生态教室的基礎。“讓建築表達教育,讓教室成為一間孩子學習生活、接受課程熏陶、生命逐漸成長的場域,從而減輕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不适應感和心理負擔。”
繪本課程融入課堂,實施生态化教學
作為一名小學生,了解學校及班級規則,遵守規則與秩序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剛從幼兒園升上小學,班級規則與要求都有所改變,如何讓孩子養有一定的規則秩序感?在松湖一小的老師們看來,說教是蒼白而無力的,真正能夠給到孩子們幫助和滋養的是适合他們的課程。
▲開學初,班主任化身導遊,帶領孩子們遊覽認識校園
學校将繪本課程融入課堂,從繪本故事開始,以流程代替規則,為孩子們提供更符合一年級孩子年齡特征的規則教育。
該校一年級級部教研中心主任李卓月老師介紹,在入學之際,學校會給孩子們繪本閱讀推薦,例如《摩比愛古詩》系列、《烏雲之上有晴空》《最好的朋友》等,開展繪本教學課程,“在繪本《大衛上學去》裡,孩子們能夠認識調皮搗蛋的大衛,孩子們從大衛的案例裡理解了應該如何上課,如何對待同學,也能夠明白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的道理。”李老師說,孩子們還通過繪本教學,學會了遵守校園生活的規則,“我們再将規則變成流程,讓規則可視化,融入班級環創中,成為生态化班本課程的有力抓手。”
不僅如此,學校還采用“遊戲大闖關”的課程模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踐行“寓教于樂”的準則。在開學第一天,該校設計了“校園發現之旅”,班主任會化身導遊,舉着畫有班級吉祥物的小旗子,用闖關的遊戲形式,帶着孩子們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裡不斷探索與發現。每個班都有獨特的班級文化,例如“神舟教室”是有關宇航員向未知世界探索的勇氣,“小螞蟻教室”是讓孩子們化身為小動物體驗團結的力量,戲劇老師還會帶着孩子用語言和身體一起創編班級故事。
主題性“遊考”,構建生态化評價體系
▲遊考的闖關模式,孩子們穿上特色服裝進行遊考闖關
“雙減”政策下,低齡段的孩子學習一個學期後,該如何了解孩子學期末的學習成果?松湖一小探索出利用遊戲的方式對孩子們所學情況進行評價,它取代了傳統的紙質答題考試,是一種新型的學業評測方式。
“恭喜李欣彤同學被評為好奇善思的‘米小圈’,恭喜鐘招傑被評為機智正直的‘馬良’……”這是7月1日學校為孩子們舉辦的一場特别頒獎儀式上的一幕。孩子們從老師手中接過這份特别的獎狀,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原來,這是該校在期末散學典禮上為孩子們頒發“生命獎”。
何謂生命獎?該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心主任湯銘介紹,生命獎是學校建校就開始探索的一種激勵生命成長的方式,其内涵是尊重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
當天的頒獎儀式上,有的孩子領到了“蜜蜂獎”,因為他學習勤奮,樂于幫父母做家務;有的孩子領到了“向日葵獎”,因為他遇到困難總是樂觀積極,把燦爛的笑容呈現給同伴;還有的孩子領到了“鳳凰獎”“鲸鲨獎”“山茶花獎”……獎項名稱各不相同,但每一個生命獎的背後,都是對學生成長價值的提煉,對學生優秀品格的聚焦。
▲每學期末生命獎的頒發
“這就是生命獎的核心内涵,它不是隻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與課程相融合,與生活鍊接,表達了對每個獨特生命的尊重,是對孩子們品格的評價,目标是讓每個孩子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并激勵孩子向上生長,所以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獎狀。”
為何會用頒發生命獎的方式來作為對孩子們的認可和激勵?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但檢驗學習效果則是學習的配套設置。據悉,“遊考”正是該校一、二年級教學“常态”,也是該校教學改革特色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區别于傳統遊考需要為了考試策劃主題,該校遊考是将其融入到項目式學習中,是主題項目學習下的一次結課。“它是貫穿整個教學的環節之一,而不是獨立于教學的一種形式;它讓趣味和知識相融,讓歡樂與智慧相生,每一次課程,都能成為孩子成長中的點,點點相連,構成孩子們生命成長的軌迹,讓孩子們真正拔節成長,既豐富了學校生态教育理念的内涵,又關注到了每一個鮮活的個體。”賦予了“遊考”的新内涵。
記者 覃鳳春 實習生 李帼紫
受訪學校供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