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困境?傳統制造業強,浙江制造強;浙江制造強,浙江經濟強近年來,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省委、省政府精準研判,早決策、早部署,先行一步,以傳統産業改造提升為新引擎,引領全省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促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抓住了新時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取得了積極成效,成為踐行“兩山”理念,加快“騰籠換鳥”,實現鳳凰涅槃的生動實踐,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困境?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傳統制造業強,浙江制造強;浙江制造強,浙江經濟強。近年來,面對複雜的經濟形勢,省委、省政府精準研判,早決策、早部署,先行一步,以傳統産業改造提升為新引擎,引領全省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促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抓住了新時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取得了積極成效,成為踐行“兩山”理念,加快“騰籠換鳥”,實現鳳凰涅槃的生動實踐。
制造業是立省之本,是強省之基。11月7日下午,全省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現場推進會在甯波召開,這是繼2017年9月之後,浙江再度為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召開高規格推進會。聚焦形成産業、企業、産品、創新“四個新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提升浙江制造業整體競争力,為打赢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這場硬仗再吹号角。
政策加持 錨定高質量發展
省委提出,傳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我省經濟發展之基、富民之源。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要振奮精神、鼓足幹勁,加大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形成浙江制造新優勢,為我省“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強大動能。
2017年,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全面啟動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工作,吹響了我省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沖鋒号。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主要負責人說:“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是實現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鍊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是加快形成浙江制造新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聚焦高質量競争力現代化、提高經濟治理能力的關鍵一招。”
兩年多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推進“五大轉型任務”、形成“四個新優勢”的要求,在建立工作體系、指标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的基礎上,聚焦産業賦能,着力推進數字經濟“一号工程”;聚焦“騰籠換鳥”,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聚焦主體升級,深入實施企業培育“雄鷹行動”、“雛鷹行動”;聚焦精準幫扶,全力推進“三服務”活動。
統計數據顯示:全省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從不到5%回升到6%左右,增加值率從18.2%提高到20.8%,勞動生産率年均提高8.1%,畝均增加值從80多萬元提高到近100萬元,傳統制造業中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0%以上,數字經濟占GDP的41.5%,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在高基數上的高質量發展。
一系列亮麗數據的背後,吐露出浙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活訊息。
“十百千萬”智能化改造行動加快步伐。實施振興實體經濟(傳統産業改造)專項激勵政策,2017年以來,全省傳統制造業領域累計實施重點技改項目6300多項、完成投資1931億元,今年1月至9月,傳統制造業規上勞動生産率同比提高8.9%,高出全省規上工業0.2個百分點。
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日新月異。在全國率先建立“1 N”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和行業聯盟,目前全省已培育區域級、行業級、企業級平台110個,接入工業設備約20萬台(套),平台數量、服務能力均居全國前列。
新業态新模式培育成效顯著。全省累計培育服務型制造示範企業(平台)147家,上雲企業達到32.5萬家;建設121個“無人車間”“無人工廠”,130個骨幹數字企業,127個數字化重大項目,100個數字化園區。2018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19.3%,占GDP比重高出全國6.7個百分點,全省産業數字化指數名列全國第一位。同時,企業技術創新業績不俗。傳統制造業領域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09家,建成産業創新服務綜合體51個。
全面開展“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建立工業、服務業以及高新區、經濟開發區、小微企業園、特色小鎮等“畝均效益”評價和資源要素優化配置機制。今年完成11.2萬家規上工業和用地3畝以上規下工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建成“畝均論英雄”省市縣三級大數據平台。加快低效企業改造,在運用差别化電價、水價等市場化手段,加大激勵倒逼改造力度的同時,堅決淘汰落後産能。2017年至今,全省已累計淘汰落後産能企業5760家、整治提升“低散亂”企業(作坊)10.1萬家;累計盤活存量建設用地44.32萬畝、騰出用能空間506萬噸标煤。有效利用盤活空間,加快先進制造和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建成小微企業園726個,入駐小微企業3.73萬家。
與此同時,一方面,構建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省級試點“重點市縣、重點項目、重要平台、重點企業”常态化跟蹤機制。截至10月底,累計走訪服務企業9.24萬家(次),提供服務事項總數22.1萬個,服務事項辦結率95.15%。加快建設企業服務綜合平台,目前已叠代發布省市縣三級惠企政策七大類5670條,平台在庫企業215萬餘家,推送政策2.1億條次,初步建立基于平台的企業訴求辦理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體系。另一方面,着力減負降本見成效。在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新政基礎上,今年出台第五批20條政策,1月至9月已為企業減負1680億元,預計全年超2000億元,浙江是全國涉企減負力度最大、措施最實的省份。
從“速度領跑”到“質量領先”,“立志更高遠的目标,推動浙江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省政府主要領導的話擲地有聲。
優勢引領 加速集群化培育
傳統産業集群過去是浙江經濟的優勢,而通過轉型升級煥發新機的産業集群則是未來浙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省委主要領導明确指出:推進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就是要努力打造浙江制造的産業新優勢、企業新優勢、産品新優勢和創新新優勢,形成一批超千億級的傳統産業集群、百億級的龍頭企業、細分市場的“隐形冠軍”和國際馳名品牌。
為深入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專門制訂浙江省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行動計劃,積極探索集群培育新模式。目前全省擁有年産值超千億元集群12個、超百億元集群80多個,累計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21家,居全國前列。
我省從2017年開始公布了三批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分行業省級試點名單。第一批10個行業21個試點;第二批7個行業14個試點;今年第三批新增13個試點,不斷擴容省級試點名單。在此基礎上,為打造高質量産業集群,今年5月首批遴選了7個“萬畝千億”新産業平台,并計劃到2022年,建設10至15個“萬畝千億”新産業平台。
今年4月新設立的杭州錢塘新區,目标培育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數字經濟及智能制造、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5個千億級規模的産業集群,計劃再造一個“杭州工業”。
從傳統塊狀經濟起步,近年來,甯波汽車行業企業加速向沿海、沿灣地區集聚,現已形成以甯波杭州灣新區、北侖區為核心的整車生産基地,以鄞州、甯海、象山、餘姚、慈溪為核心的高端零部件發展區塊,集聚效應突出。其中,甯波杭州灣新區已被認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汽車)示範基地,該區汽車産業産值突破千億大關,中國汽車工業“龍灣”正在甯波崛起。
不止在杭州、甯波,在樂清,打造世界級智能電器産業集群的底氣更足了。樂清市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近3年,樂清技改投資超500萬元的83家企業中,銷售産值平均增長42%,稅收平均增長25%。2018年,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名列全省第一位,規上工業畝均稅收和單位建設用地财政貢獻均居全省第二位。
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不僅要強化龍頭企業引領,而且要培育企業梯隊。我省建立“雄鷹”企業培育庫,遴選培育“雄鷹”企業超50家。目前傳統制造業領域已有34家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建立完善中小微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推動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截至9月底,累計認定省級“隐形冠軍”企業70家,19家企業入選國家第一批“小巨人”,全省規上工業企業數已達4.34萬家。同時,深入推進全球精準合作結碩果。截至9月底,世界500強企業在浙江投資額超387.2億美元。
如今的浙江,占工業比重70%以上的傳統制造業,正加速集群化培育,日益蓄積強勁發展的新動能。
數字賦能 發力“智造”升級
服裝設計師從“雲端”物色,原料從“面料公共圖書館”挑選,訂單從APP平台“搶單”,生産則由“共享車間”柔性産能完成。位于杭州餘杭臨平新城的藝尚小鎮,傳統的服裝加工産業讓人眼前一亮。
位于“五金之都”永康市的順虎鋁業,從做火鍋、保溫杯起家,該公司不斷創新鋁合金材料,如今跨進航空用材市場的門檻。企業負責人說,改造不是放棄傳統制造業,而是通過“智造”拉高層次,闖出新路。
浙江的實踐表明:數字賦能産業經濟,智能化提升是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的有效手段。
當你走進廚電“巨頭”甯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剛投用不久的電器三廠,滿眼都是“智造”場景:行業首創的箱體摩擦線可實現部件的自動分揀、配送,運輸速度達35米/分鐘;行業内領先的兩條自動化沖壓線體為工廠節省15人每班,并實現1分鐘一鍵快速換模;自動組裝車間,每位員工面前都有一個智能終端,頭頂上方的顯示系統進行生産數據實時監控。
從傳統的工廠生産狀态到現在的智能化升級改造,方太廚具已成為甯波傳統制造業企業推動智能化提升的一個縮影。以智能化改造為主攻方向,甯波“點、線、面”三結合,大力推進“機器換人”、自動化(智能化)生産線改造、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化工廠建設,全面推動規上企業實施智能化診斷和技術改造“三年兩個全覆蓋”行動。紡織服裝領域,雅戈爾智能工廠不僅大單生産周期從45天縮短到32天,量體定制周期也由原先的15個工作日縮短到5個工作日,定制一件羊絨衫的時間已從原先的一周縮短至8小時;在“傳統強項”的家電制造領域,奧克斯、吉德電器等一批智能化新工廠全面投産,項目完成後,企業生産效率平均提高34.3%……
同樣,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傳統制造業企業的集聚地。浙江兆豐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工廠上線應用一年來,能耗減少7.7%,訂單交付周期平均縮短7天,人均産出已從85萬元提升至280萬元。公司董事長孔愛祥打比喻說:“這相當于在百米飛人大戰中跑進10秒大關,跻身世界同行業前列。”
正是如此的“接地氣”,杭州市于9月正式宣布啟動“新制造業計劃”,提出“堅持數字經濟和制造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形成數字經濟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雙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數字化實現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的生産和服務,浙江的傳統制造業正向“産品 服務”的混合商業模式轉型。在老牌鞋企奧康的C2M智慧門店裡,消費者的腳型數據及訂單,會立即傳輸到企業大數據平台。1分鐘完成一鍵定制,10分鐘内計劃派單,7天完成産品生産,1至2周産品交付客戶。這樣的“高端私人定制”,價格隻比非定制鞋貴20%。“通過搭建大數據雲平台,能夠更好地對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進行精準、高效的匹配,進而為企業賦能。”奧康C2M負責人介紹說。
跟上數字時代步伐的企業,正在這場産業變革的浪潮中,獲得新的競争優勢。可以看到,在浙江,在像奧康、兆豐機電等大批“智造工廠”裡,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界線,正變得越來越模糊。新的生産方式與新的服務模式珠聯璧合,大大提高了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不斷賦能浙江制造業提質增效。
市場萬變,創新不變。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省将繼續以創建全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示範區為目标,以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為着力點,突出企業主體,強化政府服務,努力打造産業、企業、産品、創新的新優勢。
人們相信,在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的“三化融合”的大潮中,隻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就一定能破繭成蝶、涅槃重生,再造“浙江制造”新優勢,彙聚成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