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很多考生在糾結去什麼樣的大學,選什麼樣的專業。
關于專業選擇方面的建議,我們已經給大家推送了兩篇參考指南。(戳鍊接查看原文:篇一《如何選專業》和 篇二《不同學校如何選專業》)
去年我們曾經給過一條報志願的原則:在同等條件下,城市>學校>專業。(戳鍊接查看原文:高考志願基本原則指南)
但記住,這個原則其實非常需要因地制宜,比如說上海的一個普通211還是武漢的一個頂尖985?這個選擇還是要慎重。但是長春的一個985和上海的一個不錯的211,可能後者的權重就應該更大。
對于一本或者二本甚至以下的學校,城市的選擇在你命運的轉盤上會更具分量。
2019年,一篇《出身湖南山村,我用10年,從深圳流水線走到紐約谷歌辦公室》火爆全網。這是一個出生湖南省婁底偏遠鄉村的女孩孫玲,不滿足于在流水線上監測電池的正負極,在深圳市開啟夢想的故事。她先是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找到了可以培訓編程技能的計算機培訓機構,又在深圳一家IT公司找到了工作,随後在深圳找到了專升本機會、出國語言培訓機構,一步步逆襲。
孫玲的故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普通人命運被一座城市托舉起來的故事。入對行固然非常重要,而你選擇在哪座城市學習,也很重要。一座城市給予你的東西比你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強大,它意味着你是否能接觸到足夠的增量學習機會,是否擁有充足的可以令你試錯的工作機會,能否搭建最能助力你的人際關系網機會。
不僅普通人,很多功成名就的人,他們命運的拐點,也和某個城市息息相關——當今的社交媒體巨頭臉書(Facebook)的創始人紮克伯格(Zuckerberg),曾經評論道“如果我待在波士頓,Facebook不一定會如此成功”。當他最初給臉書融資的時候,波士頓的風險投資人拒絕了他。他命運的轉盤被美國矽谷托舉起來,在這裡,能懂他、敢投他的天使投資人,加上矽谷腹地斯坦福大學大批的技術人才,成就了他的第一步。
為什麼地理位置的選擇,冥冥中會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呢?
因為城市是一個底層平台,而平台能提供給你起飛的人力資本、資金、技術、市場空間。
對于年輕人來講,最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早期獲得人力資本的積累。尤其是專業領域的人力資本積累,和城市密切相關。
什麼是人力資本的積累呢?就是在某一方面的專業能力能夠得到快速增長。諾獎得主羅默有個非常經典的總結,人力資本的積累是個“幹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過程。
羅默說到幹中學這裡,就打住了。真要執行起來,我們需要找到最能夠快速幫我們積累人力資本的地方去待着。
那麼年輕人的人力資本積累在什麼地方體現的最快呢?——那就是在各專業方向上,待在與專業相關企業和人口集聚程度較高的城市裡發展,即使以後離開了這些集聚的企業和城市也沒有關系,在學東西的年紀,在專業集聚度高、成長最快的地方發展,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做時尚行業的人,你在紐約、巴黎、北京和長沙工作,學習速度和專業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紐約從時尚雜志、服裝公司,到時尚企劃、經紀公司,有一條完整的相關行業鍊,起碼能提供18萬個相關崗位,各個工作崗位的專業化程度、相互協作程度給一個普通年輕人帶來的可能的學習機會,是其他幾個城市無法比拟的。
如果你是一個碼農,在北京市海澱區後廠村的程序員集聚地裡,軟件創新的想法在後廠村的咖啡廳裡流動,與自己想法合拍、技術精悍的碼農與初創企業在這裡快速适配。這一切,都是一個三線城市獨棟科技創新中心大樓,無法比拟的。
不說其他行業人員了,去年到今年我頻繁聽到上海金融圈的故事。當投資邏輯和最快的消息,在上海金融從業者的研讨會、飯局、咖啡廳交流傳播的時候,其他城市的機構不無酸楚地說自己是核心圈外的“二道消息”販子。
找到專業方向上,人口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就意味着我們越有機會和更有經驗的人在一起,向更優秀的人學習,也意味着可以讓每個人,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專長上“更長”。
在不同專業方向上,不同城市相關産業的校友圈、人際圈還在不斷給與正反饋。
舉個例子,合肥的“量子圈”。從2009年潘建偉教授團隊成立國内第一家量子技術産業化公司開始,科大師生陸續創辦了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企業,形成了量子産研方向的集聚。如果你想學量子專業方向的東西,如果分數夠不着專業方向最頂尖的高校,去這些專業人才最紮堆的城市——例如合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這裡給大家列舉了一些專業技能要求比較高的方向上,企業和人口集聚程度較高的一些城市。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去斟酌:
表1 各專業方向上,企業集聚程度較高的城市列表
表2 各專業方向的職業崗位上,2022年上半年人口需求度較高的城市列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