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巴建交70周年的獻禮,巴基斯坦電影《翺翔雄心》(ParwaazHaiJunoon)于2020年11月登陸中國院線驚豔亮相,獲得觀衆好評。上世紀引進的《叛逆》《永恒的愛情》《人世間》等譯制片曾融入幾代中國觀衆的美好回憶。時隔多年,巴基斯坦電影再度國内公映,标志着中巴人文交流的嶄新曆史篇章。
影片以巴基斯坦空軍絕地出擊殲潰外敵的場面震撼開篇,尖峰時刻下,中巴聯合研發的“JF-17”枭龍戰鬥機翺翔天宇的飒爽英姿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此開啟整個故事的叙述鋪陳,不僅點明了建構國家認同的影片内核,更是運用象征意義的視覺符号表達,緻敬禮贊中巴友誼曆久彌堅,萬古長青。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有國才有家”的崇高信仰貫穿影片始終。《翺翔雄心》講述了外臨敵人示威、内逢恐怖侵襲的情勢下,巴基斯坦青年空軍軍人在艱難險阻中淬煉成鋼,為維護國家尊嚴與利益義無反顧、舍身赴戰的故事。通過飽滿的情感叙事、精湛的人物塑造、民族化的藝術呈現,讴歌了巴鐵空軍英雄铮铮鐵骨舍身為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影片在叙事上結構紮實,技巧成熟,通過倒叙、插叙的藝術手法,使整個故事飽滿而有可信度。在情節上,設置了男女主人公的故事交替進行的雙重主線結構,将愛國主義話語的宏大叙事融入人物的微觀刻畫之中。以男主角為焦點的叙事故事線演繹了空軍中隊隊長哈姆紮的英雄主義事迹。他以出色的技術與沉穩的表現駕駛枭龍戰機,不容祖國受外敵絲毫淩侮,突遇危機之時,對僚機不離不棄冒死營救。成功返航後,哈姆紮跪地伏身深情仰望藍天緻敬祖國的鏡頭,尤為令人動容。國内恐襲硝煙四起之時,哈姆紮再次臨危受命,為減少對周邊的附帶打擊和精準制敵,他選擇了低空飛行,在地空作戰的殊死較量中壯烈犧牲。在以女主角為焦點的故事線中,薩妮娅從痛失戀人中振作起來,在哈姆紮的精神感召下,放棄美國國籍,決意報效祖國,毅然加入巴基斯坦空軍。身體素質不強且背負父親空難去世陰影的她,克服内心恐懼,超越重重挑戰,最終以佳績畢業,成為優秀的女戰鬥機飛行員。
影片充分挖掘調用了情感叙事的深度與張力,讓主流意識形态話語呈現于多維度的情感叙事之中,着力于家國情懷的共情,由此完成對至高理念與信仰的升揚。影片中,青年軍人的愛國情、親情、愛情、友情交織呈現,一體化于愛國主義話語叙事,完型于理性與感性的微妙融合。這裡,愛國主義不再是抽象概念和空洞說教,而是寓于人性,化于情感,被賦予真切豐厚的可感知性,因而産生了打動人心的藝術效果。
薩妮娅在飛行學院的學習成長之路并不平坦,面臨着身體素質局限、極地生存挑戰、以及編組飛行規訓的心理恐懼,每一次關卡,都是對踐行軍人使命的極大考驗。是愛情的正向能量喚醒了她的自我意志,她的國家認同感在放棄美國國籍的那一刻即得到質的升躍,此後每一次現實考驗中,她都仿佛在内心完成了某種神聖的情感聯結。愛的原動力滋養了她對戰鬥機飛行員身份的自我認同感和終極愛國情懷。以哈姆紮為視角的情感叙事中涵納了更多的情感矛盾。他置身于代際沖突與親情期待的壓力漩渦之下,他的戀情不僅遭到自己家庭的反對,女友的母親也逼迫他在愛情與事業之間做出抉擇。作為軍人、兒子、戀人,哈姆紮的多重身份統一彌合于他對國家至上的崇高信仰。奔赴戰場之前他為薩妮娅留下愛的誓言:“如果我凱旋,我将再也不離開你。如果我犧牲,我将永遠屬于你。”在諸多戲劇化的情感沖突中,其一言一行都顯得至情至性而又不失英雄本色。此外,哈姆紮與戰友南迪爾的出生入死的深厚戰友情誼也點亮了影片的情感叙事。對敵空戰中,哈姆紮曾不顧自身安危去營救南迪爾。而就是在納迪爾的婚禮上,他邂逅了一生摯愛薩妮娅。哈姆紮壯烈犧牲後,納迪爾以戰友之名為剛出生的兒子取名,寄望他長大成為飛行員。甜蜜的因緣,誠摯的友誼,生死的抉擇,浴血的理想,正是在如此跌宕起伏、波瀾澎湃的情感叙事中,影片編織出一曲英雄主義贊歌。
從藝術呈現來看,影片的場景設置、運鏡打光、聲音效果、剪輯制作等方面可圈可點之處居多。通過流暢的鏡頭組接,秀麗壯觀的自然景觀與獨具一格的人文景觀,組成一幅幅淳樸清新的畫卷,豐富了觀衆對巴基斯坦的文化認知。精心設計的背景歌曲增添了抒情性的氛圍質感,靈動曼妙的歌舞場面注入了浪漫主義的基調情緻。影片的視聽美學風格富于民族文化内涵,彰顯了文化自信,帶來别樣的審美享受。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基斯坦電影産業資金資源較為有限的情況下,影片仍保持了穩健精良的制作水準,不愧為誠意滿滿的中巴友誼獻禮之作。
《翺翔雄心》在思想上綻放出國家叙事的崇高之美,在藝術上描摹出英雄人物的精神之美,在美學上呈現出民族文化的自信之美,堪稱巴基斯坦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經典力作。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巴兩國的共同追求,影片所着力傳達的國家高于一切的理想信念,激起了中國觀衆的由衷感動與深切共鳴。
作者:于秋陽 中國傳媒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負責人
來源: 環球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