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03:01:54

如今的書家不喜歡看古人書論,一個很大原因是:那些古文拽來拽去看不懂啊!就拿橫豎來說吧,東漢蔡邕說要“橫鱗豎勒”,王羲之和他的老師衛夫人說,“橫如千裡陣雲,豎如萬歲枯藤”。

到了唐朝,張懷瓘記錄的永字八法中,又有橫為“勒、策”,豎為“弩”。張旭、顔真卿又說,“平謂橫”“直謂縱”。寫個字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我們傻傻分不清啊!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1

蔡邕八分書

對橫豎這麼多的解釋,不過是從不同角度的解讀。

張旭、顔真卿所說“平謂橫”“直謂縱”,是從筆勢的感覺着眼的。這句話今天我們還在用,一說寫字都知道“橫平豎直”。但是除了印刷體的宋體和仿宋體,幾乎沒有一種字是真的橫平豎直的!包括提出這種觀點的張旭和顔真卿,他們的字也不是橫平豎直的。

是書法家的字錯了,還是他們的理論錯了?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2

衛氏和南帖

事實上,都沒有錯,是我們這些後輩理解錯了!“平謂橫”“直謂縱”,用現代漢語的語序是“橫是要水平的”“縱是要直的”。“平”和“直”也不是現代漢語最淺顯的解釋,因為書聖說過“不能上下齊平,狀如算子”。

“平”除了水平的這個解釋外,還有很多釋意。在這裡應該同孫過庭“但求平正”中的平含義相同,都是平穩的意思。所以才有“縱橫有象”之說,大象便是“千裡陣雲”之象。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3

王羲之 喪亂、二謝、得示帖

“直”也一樣,豎畫除了要豎直不彎曲以外,還要操縱着它,使它爽快、不拘泥。豎畫一定要控制住,不能彎曲。也就是豎有縱勢,一往無前的縱勢,是不是“萬歲枯藤”裡,就有這個縱呢?

既然跟“千裡雲陣”“萬歲枯藤”一個含義,為什麼不沿用下來,還要另辟蹊徑呢?張旭、衛夫人都在演講筆勢。“橫平豎直”是感覺上的狀态,“千裡雲陣”“萬歲枯藤”是視覺上的狀态。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4

張旭草書《李清蓮序》

所以,這幾對對橫與豎的禅釋中,“千裡陣雲”“萬歲枯藤”是最形象的,也是最好理解的。橫就要像雲陣那樣表面上穩穩的,一波三折;内在卻是滾滾的,動蕩的,是以外在說内在。“橫平豎直”則是直接說内在。

策、勒、鱗、弩,也是在用感覺說話。不同的是這四個字是在說用筆的方法,用筆時手上感覺。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5

顔真卿 湖州貼

弩,像拉弓一樣,有松有緊。使點畫具有努勢。策,是背筆,一般是仰橫,象提這樣形态的點畫用策法。勒,要把筆鋒勒緊,不得松懈卧倒。手上的用力同勒馬前行的狀态一樣,控制馬匹前行的方向,像彈簧,壓着勁,又不不使其左突右出。

這三個手法,似乎都是一樣的。确實,像篆、隸一樣,平直的點畫,用筆基本相仿。蔡邕也是這麼說的,“橫鱗,豎勒之規”。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6

蔡襄澄心堂貼

關于橫鱗,黃簡老師有種說法,把線的形成說成無數圓點的排列組合。鱗就是點畫邊緣粗糙,不光滑。筆是圓的,它垂直寫下來就是一個圓點,這個圓點就是魚鱗的形狀,這都毋庸置疑。

就算橫豎點畫都是由無限多的圓點組成,線條也不是粗糙不光滑的。不然,怎麼算得上無限多的點?如果不是無限多的點,那麼,多少個點組成一個橫畫或者豎畫呢?

古代文字為什麼是豎(古人書論看不懂)7

米芾 紫金研帖

于是有人就說了,這種說法不對,鱗,是名詞動用,象刮魚鱗那樣。這樣解釋不算不對,這個字的意思還可以引申。鱗字,不僅僅指魚鱗。同蔡邕同時代的《說文解字》中說是甲、铠之意。

鱗甲的特點是堅硬,逆勢時有澀感。也就是說鱗就是逆勢而有力的方法,這也是寫豎畫的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