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點和區别?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點:(1)釉上彩:在已燒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繪畫,再入窯在600~900℃之間進行二次焙燒而成的品種這種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覺如釉上紅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琺琅彩、墨彩等,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點和區别?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特點:
(1)釉上彩:在已燒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繪畫,再入窯在600~900℃之間進行二次焙燒而成的品種。這種彩,因施在釉上,用手扪之,有凸起感覺。如釉上紅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琺琅彩、墨彩等。
(2)釉下彩:瓷器則是在成型的胎體上用色料繪畫,上釉後以高溫一次燒成的瓷器品種,其特點是彩在釉下,永不褪脫,光滑平整,它包括青花瓷、釉裡紅瓷及釉下三彩、五彩瓷等。
區别:
(1)繪彩時間不同。釉上彩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制各種紋飾。釉下彩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幹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制各種紋飾。
(2)燒制次數不同。釉上彩要經過兩次燒制,而釉下彩隻需要一次燒成。
(3)曆史起源不同。釉上彩繪瓷曆史久遠。北齊武平六年範粹墓就曾出土相當精美的白彩綠彩器,在許多晉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點飾。釉下彩瓷的出現應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不過當時隻是以赫色顔料簡單地點彩來裝飾瓷器,還沒有刻意地繪制紋飾。真正的釉下彩繪瓷應在唐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