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有點冷,非常适合約上三五個好友,來場冬天必備的項目——吃火鍋。“牛肉、毛肚、蝦滑……點起來!哦,千萬不能忘了,還有金針菇!”
人們對金針菇的熱愛是有理由的,因為金針菇它嫩滑可口味道鮮美。而且不要小看它,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金針菇還是隻會出現在國家級宴會上的“高端貨”。
如今,金針菇已經成為家常菜,金針菇炖鍋、烤金針菇培根卷、油焖金針菇、香炸金針菇……随便說出幾道菜來,就會讓人食指大動。
不過,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嫌棄金針菇的人,聲讨最多的點怕就是,“See You Tomorrow”(明天見)——這個尴尬而又不争的事實。說白點,也就是“今天碗裡見,明天便裡見”,真是個有畫面、有“味道”的話題。
金針菇是被馴化成“瘦高個”的
我們也來一本正經的說說金針菇。首先,金針菇名字很多,冬菇、樸菇、構菌、青杠菌、毛柄金錢菌都是金針菇的“别名”[1]。
跟大家印象不同,野生的金針菇其實是一群矮胖子,而我們熟悉的“細高挑”金針菇,是這個物種馴化選育後的商品化栽培品種。因為暗光和高濃度二氧化碳的栽培條件,以及圈養的有限空間,金針菇們不斷向上生長,去尋求自由,身材才會變得纖細瘦長[2]。
雖然早在我國元代的《農桑輯要》裡,就記載了對金針菇進行馴化的手法,但今天市場裡餐桌上流通的純白色金針菇,其菌株大多是從日本引進的
既然提到了“野生”和“馴化”,這裡要敲一下黑闆~
野外有一種劇毒的野生蘑菇,與野生狀态下矮胖的金針菇外表很相似,名叫秋生盔孢傘。如果沒有辨認清楚發生誤食,是很危險的:初期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腹瀉、發冷等症狀,之後鼻腔出血、黃疸、血壓下降、瞳孔放大,嚴重者吐血,最終會死于肝昏迷或休克。
所以,蘑菇雖然好吃,野外采摘絕不是靠譜的選擇,還是老老實實去買馴化後已經商品化的金針菇吧。
明天見”的原因大探秘
至于“See You Tomorrow”(明天見)這個美稱,其實并不是金針菇獨享的,任何蘑菇都有被冠名的潛質。
蘑菇都是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其由無數密密麻麻的菌絲交織組合而成,每一條菌絲都包附着含“幾丁質”成分的細胞壁。
什麼是幾丁質?簡單來說,跟螃蟹殼差不多是同一樣東西,很難消化。幾丁質一般隻能溶于無機強酸中,雖然說人類胃液的酸性很強,但還是難以将其完全消化掉。
那麼,為什麼别的蘑菇比金針菇第二天見面的幾率要小呢?咱們吃的其他蘑菇基本上是結構松散的“傘頭”,牙咬一咬菌絲就被磨碎了;而金針菇,咱們吃的大部分是“傘把”,菌柄内菌絲排列得更緊密,再加上它體積細軟,大家在吃的時候咀嚼次數不夠,囫囵吞“菇”之後,“明天見”就在所難免了。
另外,還有一些食物,如玉米粒、火龍果籽等,也因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以及顔色、形狀讓人容易辨識,而出現“see you tomorrow”的現象。
但是,不可忽略的是,金針菇富含一般食物中常缺的賴氨酸,以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尤其是其所含的多糖、粘多糖、構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質,在動物實驗中有調節免疫、抗疲勞等作用[3]。
所以,看似不被胃吸收的金針菇,實際上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如果你是金針菇的忠實粉絲,吃時記得要多嚼一嚼,這樣不僅不會讓金針菇“see you tomorrow”,還能吸收其中的營養,以及減輕腸胃的負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