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的農曆七月十五,在我國民間這天人們都俗稱作“七月半或是月半節”。同時,民間把這天與清明節、重陽節一樣,認作為一個祭祀節,因而這天也被人們稱作為“鬼節”。相信對于這個節俗大多地方還是相同。
那麼為什麼有老人會說七月十五是“地開門”日呢?當然這可能就是因為它是一個祭祀于埋于地下故去先人的日子吧。在我們農村經常會聽身邊的老人講,之所以會把七月十五這天稱為“鬼節“或是“地開門”日,其實這就要從上古時期追溯起。
七月十五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流行的土地祭祖節,而非“鬼節”。我國古代社會以農耕為主,人們生活的是否富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每一季的莊稼收成。而農曆七月又屬于小秋時節,七月過半後的時節裡會有很多農作物成熟,收獲豐收了的人們為了向祖先報告秋天的收成,就定于月半這天以新米祭供的形式告慰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感謝祖先的庇護,并祈求祖先能繼續庇護下一季的風調雨順、庇護後人能永世的衣食無憂。
七月十五祭祖節的原意後來演變成祭祀節,成為世俗的“鬼節”則源于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之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後來傳說中元這日,地府陰司都會将所有的鬼魂放出來自由的活動一下,可與家人稍做團聚,所以民間的衆多家庭都會在這一天為逝去的親人舉行相應的祭祀活動。故而,在推崇道教的唐代,逐漸将“中元”固定為節名,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并把這天視作以祭祀鬼魂為中心的最大節日,所然這天也就被人們稱作了鬼節,并相沿迄今。
當而然之,既然做為民間祭祀節,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有一些講究和禁忌的。在農嫂的家鄉有講究,這天凡是有新喪的人家,按照祖例要上新墳祭掃。祭掃時後人須為祖先奉上新鮮瓜果,和新米面做成的食品添上适量菜肴,然後再在墳頭上焚香燒紙以緬懷親人;對于哪些逝去多年的親人家庭,則會到了晚上在家附近找一處十字路口,于夜深人靜時焚香燒紙祭奠一下。
當然了,這時候就必須要有一些禁忌了,有老人說:在七月半這天晚上祭祀後就要有幾件事情是不能做的了,首先第一件事是這天的晚上不要在外面走動或是遊玩,說是七月十五這天晚上,地府門大開,那些逝去人的魂魄會在人間遊蕩,人們出去或是在街上遊玩就會很容易招惹一些不好的東西侵身,或者發生一些什麼不好的事情傷身。所以,老人一般在這天都會囑咐小輩們沒有重要事這天的晚上最好不要出去。
老人說第二件不要做的事就是,走路時不要去塌踩路邊或是路口處,人們在路邊路口為過世親們焚燒冥紙香火。老人說,因為這些焚燒的冥紙是給逝去親人的錢,如果我們踏踩了,是對故去人的不尊敬,很有可能會招緻不好的東西纏身報複。所以,老人說,遇到焚燒冥紙香火的殘灰一定不要去踏踩。
第三件不能做的事是,這天的晚上不要說些不敬的話語、或是做一些娛樂的活動事項。因為,月半節是一個緬懷我們故去親人的節,是我們活着的人哀思我們親人的時刻,這時候我們去做一些娛樂事項或是說一些不敬的話語,是對我們親人的不敬,這樣也勢必會折殺我們的福氣或是運勢,這樣就很有可能會導緻身體機能下降,影響身體健康。所以,老人說,這些是萬萬不可做的事,一定要記得。
當然,新社會,新時代,對于鬼神論之說我們大可不必相信一些飄無虛渺的東西,不過,我們中華民族曆來是個很重視親情倫理的民族,從物質層面來講,親人的離世便是如燈滅般的煙消霧散,但人們一直信崇親人的精神是永存的。所以現今的民間祭祀儀式,主用于表達對逝去親人的緬懷之情。既然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一定有科學道理,但是有些科學研究也解釋不了的事情,我們還是稍微注意一下為好,對于禁忌和講究我們去遵守,也就權當是變相對故去親人的一種敬重心吧,大家說對不,
中元節祝大家安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