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什麼?
佛本無一物,
何應衆所求,
無一為所應,
亦無為所究。
現實中,一千人心中有一幹個佛,每個佛都不同。每個人訴求什麼,于是他們就希望佛是什麼。
抛開私欲,佛應該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人們的内心裡總是有各種污穢,那麼佛就是來洗滌我們心靈的。于是有: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所以,從世俗的角度來講,佛就像掃把,掃盡人心中的灰塵!
從釋迦悟道成佛設壇講經,相傳已近三千年,經過無數的傳說,佛在人們心中成了佛經,寺廟,僧侶。沒有佛經,何以布道;沒有寺廟,何為道場;沒有僧侶,如何傳道。于是有了菩薩、觀音、彌勒、羅漢。釋迦佛從無得道,後世從有悟道。
佛經不是佛寫的。人寫的,自然寄托了人之所想!佛經是讓人以為所悟的,所以千人有千悟,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念想。更有人将佛用彈簧系在了天上,用的時候就從上面拽下來,不用的時候松開手又回到了天上。
真正理解釋迦佛,從佛的本真來講,終究涅槃是佛的正覺的境界。在此境界,貪、嗔、癡與所有的自我亦已滅盡,達到寂靜、安穩和常在。用常人心所悟即是無。所謂無我,無我們,無萬物!
然世人往往帶着自己的功利心去看待佛,認為佛法無邊,有所求即有所得。所以就去向佛求功,求名,求利,求祿,其實這是颠覆了佛的本心,不知道何以為佛!
所謂佛法無邊度一切苦厄,不是佛替你蕩滌一切苦厄,是讓你放下一切執念,包括功名利祿、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放下了,也就沒有了一切苦厄!
為什麼人們都不能放下?因為放下了,身心不自在,一放下,不知己何以為在。殊不知,不自在源于内心的放不下。說明你的本心不向佛不知佛,所以你就會有因果,會有苦厄。也可以這樣說,你放下多少,也就少了多少苦厄。
世俗佛家中,有一句話說,诽佛謗佛有無窮的因果,要下無間地獄。其實這本身就是不知佛,誤會了佛的本心。因為佛都放下了萬物,又怎麼會放不下一句诽謗的話!這隻是世俗中那些着了相的佛門人,在借着佛的名,要自己的因果。于是他也就污染了佛的心,着了因果,沾上了苦厄。然佛心本淨,何以為染;佛本慈悲,無以所謗。你诽佛謗佛,必是心中有憤有恨,這憤與恨,會着得因果,沾上苦厄。但這不是來自佛的懲罰,是來自你心中憤與恨的因果。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謂既無一物,何來萬物。這就是佛的本心,這就是佛!
佛本無一物,
何應衆所求,
無一為所應,
亦無為所究。
悟所悟,亦無所悟!
(由寺廟承包經營想到的)
孫峰
二零二二年八月九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