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人把吃食成為吃耍(chu sua),意思是不僅能吃,還得講究工藝,做的精緻,看得順眼,拿出來見得客人,吃起來味道甜美。
一、月餅
逢年過節,孝義人就得打一些白面月餅,走親訪友,稱為餅兒(bin-r)
這種機器制作的月餅,叫做細月餅(xi yu bin-r)
2、石頭餅
孝義的石頭餅個兒大,一張鏊子隻能焙一個,叫做石頭餅(shi dou bin-r)
3、油花花
這就是油花花(you hua hua)
4、燈瓜瓜
過填倉節,孝義人分為大填倉(da-e tie cuo),小填倉(xu-o tie cuo),做的這個祭品叫燈瓜瓜(den gua gua ).
罵人上了學堂聽不懂,啥也學不會,叫“白燈瓜瓜謝土咧”(bia den gua gua xie tu lie)
5、粽子
孝義人在端午(duo we)前幾天就用粽葉、馬蓮、棗、黃米煮好了粽子(jun ze)
巧手才會包粽子,不會包的隻好在鍋底墊上粽葉,上面加黃米,軟米,棗,水,一晚上的熬,熬下的叫做粽兒(zu-r)。
把粽兒盛在鋪了熟粽葉的盆裡,一層米一層棗地鋪好,上面再蓋上棕葉,冷卻以後,就叫做涼糕(liang gao).
6、棗馍
過年的時候供獻少不了蒸花馍馍,花馍馍包括蓮花(lie hua)、壽桃(shou dao-r)、棗撒兒馍馍(zao sa-r mo mo)
7、麻花
這個叫做油麻花(you ma hua)
8、餃子
孝義人管餃子叫娟兒(juan-r)
六七十年代,大家節衣縮食,用農業反哺工業,那時候吃這些東西的時候少,所以這些吃食又稱為稀撒,出門做客的時候,主人家拿出稀撒吃耍來招待客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