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如何飲食調理?春天來了,吃什麼?怎麼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血壓如何飲食調理?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天來了,吃什麼?怎麼吃?
春天來到,萬物複蘇,雖說現在很多水果蔬菜四季都能吃到,不過随着春季到來,果蔬的品種還是增加了不少,而我們餐桌上的菜式自然也可以更豐富一些啦。
但對于很多白領上班族來說,因工作時間限制常常不能在家做飯,而根據《美國高血壓雜志》上發布一項研究表明:在外吃飯次數越多,血壓高風險越大。原因有二:
1、油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在外就餐多油;而且為了更可口,很多師傅可能在鍋稍微熱的時候就加油,然後把油燒到冒煙再放菜,這樣炒出的菜是好吃,但你不知道這樣的油對人體危害很大。即使植物油裡面含有的反式脂肪很少,但是,油溫過高時也會産生反式脂肪,過多攝入反式脂肪可使血液膽固醇增高,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所以,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在家烹饪,而且要熱鍋冷油,就是說在做菜的時候先把鍋燒得很燙,甚至有一點冒煙也沒關系,然後加油後立即把蔬菜放入炒,絲毫不會影響蔬菜的口感,和用高溫油炒出來效果一樣而且更加健康。
2、鹽多血壓明顯升高
在外就餐多鹽是為了口感更好,飯店裡的廚師往往會在做菜時加很多的鹽和味精。我們都知道,鈉鹽是促進高血壓發病重要危險因素,食鹽攝入量過多,血壓升高的程度越明顯。
因此,在做飯炒菜時,應注意低鹽飲食。另外,一般現在營養學家都提倡大家在家炒菜的時候要最後才放鹽。後放鹽有很多好處,比如當你在炒菜初期放入鹽當菜炒熟時會損失鹽的鹹味,如果在鹹味相同的情況下,後放菜的鹽量要少于先放的,所以後放能達到少放鹽的作用。對于口味較重的人,可以炒菜時加點醋,增強鹽的鹹味,多使用蒸、煮、炖,少使用煎、炸、烤等烹調方式。
高血壓的餐桌應該有什麼?
首先,應在營養師或醫生指導下,設定一天食物的總量。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您可以選擇吃七八成飽。
其次,多吃些瓜果與蔬菜,一般建議每天一斤左右蔬菜,半斤左右水果,每天半斤以下的主食,保證餐桌上色彩豐富,能預防心腦血管病兼顧防癌。
此外,還要注意:
1、高血壓患者常較肥胖,必須吃低熱能食物。
2、食用油要用含維生素E和亞油酸的素油。
3、不吃甜食。
4、多吃高纖維素食物,如筍、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帶、洋蔥等,以及少量魚、蝦、禽肉、脫脂奶粉、蛋清等。
5、不伴有腎病或痛風病的高血壓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6、不論對哪種高血壓患者,魚是首選的,據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每星期吃一次魚的比不吃魚者,心髒病的死亡率明顯低。
7、鹹(醬)菜、腐乳、鹹肉(蛋)、腌制品、蛤貝類、鹹蝦米、皮蛋、以及草頭等含鈉較高的食物,應盡量少吃或不吃。
定期關注自己的血壓情況,是很好的生活習慣!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