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上有一種人,勤勤懇懇,頻下苦功,默默奉獻。我們管這樣的人叫“老黃牛”。
近兩年的抗疫戰線上,沖在最前面的各行業工作者,為了保障人民安全不舍晝夜。很少人記得他們口罩下的樣子,也叫不大出他們的名字。他們是“老黃牛”。科技攻關過程中,甘坐冷闆凳的技術人員,常年埋頭鑽研,代代接力,一次次接近成功,也可能一次次從頭再來。他們是“老黃牛”。
塊塊荒田水和泥,深耕細作走東西。“老黃牛”們做的事未必有可以量化的功績,但絕不是沒有創造價值,隻是多數時候,他們的功勞是隐形的,甚至不求回報的。這其實更需要被發現、被認可。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原型人物王傑,在50多年前的日記中曾寫道:“我們革命戰士,就是要具備老黃牛的忠心耿耿埋頭苦幹的精神。”不以出風頭、争功勞為目标,做而不宣,不計回報,甘于奉獻,這樣的精神境界曾經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追捧。
時代在變,如今有的單位以結果為導向定義員工價值,不僅讓“老黃牛”被低估,甚至被異化成“老實牛”:在一些人看來,“老黃牛”就是那些默默無聞、任人擺布,還看不見出頭之日的老實人。
誰也不想成為這樣的人。于是,幹三分、說七分,成了流行的自我營銷手段;揀領導眼前的活兒幹,揀容易出風頭的活兒幹,成了會做人、會做事的表現。秉持“老黃牛”的精神,倒不如學會“表面光”的花招。長此以往,踏實做事的“老黃牛”也許就少了,鑽營“套路”的“聰明人”會變多。
然而,社會發展和進步,終究不是靠“套路”。絕大多數崗位的運轉,需要的是踏實的螺絲釘,是吃苦耐勞的“老黃牛”。
善待“老黃牛”,要肯定并尊重其價值。一些單位總把急難險重留給“老黃牛”們,因為他們不計較、不抱怨、幹得好。可如果一味求其付出,卻忘了給予和認同,長期不提供應有的回報,隻怕“老黃牛”也會有撂挑子的一天。
善待“老黃牛”,要鼓勵并幫助其建功立業。那些不怕麻煩、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幹部,理應給予他們更多學習和進步的機會。甘于在基層奉獻,堅持在奉獻中不斷提升自己能力和水平的幹部,也該支持他們走向更大的舞台、挑起更重的擔子。
善待“老黃牛”,更不能一味地“鞭打快牛”。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實際上,“老黃牛”們常常也是單位裡最熱愛崗位、自我要求最高的一批人。适當的鞭策和鼓勵,會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激情和幹勁;一味違背事物發展規律地層層加碼,求快求結果,又是鞭打又是吆喝,往往會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影響他們的創造力。
善待“老黃牛”,不光為了給幹事者撐腰,鼓勵創造更大的成果,更為了重塑“付出才有收獲”的價值環境,培養一代又一代的“老黃牛”。
來源: 央視網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