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甯夏鹽池胡楊林景

甯夏鹽池胡楊林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3 03:08:44

來源:光明網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脫貧攻堅答卷】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1月20日一大早,陝甘甯交界處,雞鳴三省的甯夏吳忠市鹽池縣麻黃山鄉松記水村,村民饒峰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嘩嘩流出。洗漱、做飯,一天的生活勞作由此開始。

麻黃山鄉因極度缺水聞名,從前的松記水村隻有溝底的苦鹹水可用。“十幾公裡外溝底拉回來的水,做飯都不用放鹽。現在自來水通到屋裡,啥時候擰開都有水,家裡還用上了熱水器。”饒峰說。

甯夏鹽池胡楊林景(甯夏鹽池白的羊)1

鹽池縣農民在采摘黃花菜。光明圖片

在鹽池縣農村,不愁吃不愁穿,上得起學、看得起病,住上安全房、喝上幹淨水是貧困群衆幾代人的夢想,如今樣樣都實現了。擺脫貧困、實現小康夢,農民腰包鼓起來是重要支撐。

近年來,鹽池縣以脫貧攻堅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将擺脫貧困與改革創新、産業轉型、生态改善等通盤謀劃實施,改革發展的“連鎖反應”首先鼓起了農民錢袋子。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鹽池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三次位列甯夏縣區第一,鹽池還在甯夏9個國家級貧困縣區中率先脫貧摘帽。脫貧,這裡的農民靠什麼?

串起養銷鍊,“白的羊”擺上國際大餐桌

在鹽池,貧困戶收入的80%以上來自特色産業,以灘羊為主導的特色産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超過80%。婚喪嫁娶、娃娃上學、看病就醫,一筆筆賬都出自羊身上。

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養殖戶王昶一天到晚操心着圈裡的300多隻羊。“隻要把羊養好,好日子就不愁。現在貸款政策好,手續辦理簡便,一年能掙10來萬元,不光翻新了磚瓦房,還在城裡買了樓房。”

得益于草原廣覆,鹽池農村自古有養羊傳統,70%左右的家庭以養羊為生。灘羊,曾是養家糊口的營生,如今卻成為領跑一方的産業主力。

甯夏鹽池胡楊林景(甯夏鹽池白的羊)2

鹽池縣大水坑鎮宋堡子村生态牧場的工作人員驅趕灘羊在跑道上“鍛煉”,以提高肉質。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攝

“羊還是那隻羊,身價卻不一樣了。”鹽池灘羊産業發展集團董事長金建仁說。一段時間,因受環境和疫病影響、養殖戶抵禦風險能力弱等因素制約,灘羊養殖規模上不來、羊肉價格上不去,難以“旱澇保收”。

為此,鹽池縣立足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立了灘羊産業發展集團,一頭跑市場、一頭連農戶,實行購銷價格、市場開拓、品牌宣傳、營銷策略、生産标準和飼草料使用“六統一”,引導龍頭企業與養殖戶建立“養加銷”産業鍊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聯結機制,訂單養殖、訂單收購。

“以前不敢放開養,萬一價格掉下去或羊群害了病,一年全泡湯了。”鹽池縣花馬池鎮皖記溝村村民王學全說,自從和灘羊集團簽訂了灘羊訂單收購合同,養的羊不愁賣,價格還有保障。

2017年成立以來,該集團已與全縣灘羊養殖戶簽訂160萬隻的養殖合同,銷售收入4億元,直接帶動全縣8000戶灘羊養殖戶每年戶均增收1.5萬元。如今,鹽池縣灘羊飼養量穩定在320萬隻,規模化養殖比例達65%。灘羊肉暢銷全國28個省50多個大中城市,還被端上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等重大國際會議的餐桌,品牌價值達71.1億元。

機制保扶貧,“黃的花”鋪滿小康路

鹽池縣惠安堡鎮大壩村,黃花菜種植戶張萬鋒剛剛婉拒了前來收購黃花菜的陝西經銷商:“我這7噸的庫存,想等價格再漲漲,春節前再出手。”

2008年,張萬鋒從6畝地起步,開始種植黃花菜。從政府免費提供黃花種苗到每畝補貼700元,政策引導支持讓這個産業從小變大——2020年,大壩村5000畝地,有4800畝種上了黃花菜。全縣黃花累計種植面積8.1萬畝,總産值近3億元,直接帶動全縣3000多個種植戶戶均增收兩萬餘元。

甯夏鹽池胡楊林景(甯夏鹽池白的羊)3

鹽池縣農民在飼喂灘羊。光明圖片

農民要增收,關鍵靠産業!除了“白的羊”“黃的花”,還有小雜糧、牧草、中藥材“左右突圍”,奶牛、肉牛等小品種“遍地開花”。然而,農業是弱勢産業,“縱有家财萬貫、帶毛的不算”。“1 4 X”特色産業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但若沒有其創新推出的保險機制,也無法托起農民增收緻富路。

鹽池縣在全國率先創新推行“2 X”菜單式“扶貧保”模式,“2”是建檔立卡戶大病醫療補充保險和家庭綜合意外傷害保險,“X”屬于選擇性險種,構建起了貧困群衆産業發展的風險保障體系。

黃花菜相關險種便屬于“X”的範疇。“購買了黃花種植險和價格指數險,自然災害和價格低迷造成的損失都給賠付,我們老百姓收入有保障了。”張萬鋒說。

鹽池縣将保險與群衆生産生活有機聯結融合,結合實際不斷開發新的險種:養羊有基礎母羊險、種黃花有黃花險、種荞麥有荞麥險……“扶貧保”中“X”的創新設置和補位,為農戶興産業、促增收提供了安全保障。

鹽池縣大力扶持主導産業的同時,還鼓勵适合家庭經營的小品種為補充,發展多元種植養殖業。在不少鄉村,荞麥等小雜糧和甘草、黃芪等中草藥成為主要經濟作物。“十三五”以來,鹽池縣通過實施各類獎補政策,年均帶動小雜糧種植60萬畝、優質牧草40萬畝、中藥材6萬畝。房前屋後、田間地頭,小品種、小産業不斷織密農民增收網。

依托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鹽池縣建成了防止農民返貧的大數據預警系統。該系統包含了不可抗力、“兩不愁,三保障”、兜底保障等條目,涵蓋了生産、生活、收入、飲水、住房、醫療保障、大病(慢病)等方方面面,依托這個系統,通過“紅黃綠”三色的标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管理,可以清晰地掌握全縣所有農戶的實時動态,特别是能及時預警收入下滑或有返貧風險的農戶,為有關部門有效幫扶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22日 04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