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冷空氣的清掃下,中東部很多地區的霧和霾“不翼而飛”。加上今天弱冷空氣的進一步影響,華北中南部、黃淮中東部等地的霾天氣會慢慢地自北向南減弱或消散。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的霾都能被冷空氣一掃而光。
比如江淮、江漢等地的部分地區,霾天氣繼續持續。
像是江蘇和安徽等地的小夥伴“吃”到的霾主要産自山東,味道獨特,時而清淡、時而濃厚,那是因為霾有短時加重現象發生。
等到了今天以後,風向開始發生變化,轉為地面高壓後部南風,霾又會從蘇皖向河南山東吹回去,華北中南部地區的霾再次得以發展。
就在霧霾“得意”之時,冷空氣又來“施展威力”,盡管它很弱,但本事還是有一些的。
13日下午起,受冷空氣影響,華北中部霾天氣逐漸減弱或消散,南部地區小夥伴隻有羨慕的份兒了。
看完霧霾和冷空氣的“遊擊戰”之後,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霧、霾預報是如何制作的?
是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氣象部門不僅可以預報風晴雨雪,就連藍天也是分分鐘不在話下了。
就像其他預報的制作一樣,霧、霾及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的第一步就是數據的采集。這些數據主要包括常規氣象要素和大氣成分數據。
常規氣象數據:
溫度、濕度、降水、邊界層特征量、天氣現象實況演變等都會在霾預報的制作當中派上用場,這些數據的收集主要來自于各地氣象部門設置的氣象觀測站和衛星遙感采集。
大氣成分數據:
空氣質量指數(AQI)及PM10、PM2.5、PM1和其他氣态污染物等都屬于大氣成分數據,分布在我國各地的監測站可以采集這類數據。
接下來就該數值預報系統出場了。
徒有數據而不加以分析是萬萬得不到霾預報的。根據氣象要素、大氣成分、高空環流型變化、低層環流及溫度場、冷空氣活動及地面氣壓場變化等,氣象專家會搭建運算模式,從而讓電腦幫助演算出最終的結果。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網
數值預報之後,就由預報員們進行研判、對數值預報進行訂正并拿出最終的預報産品了。
這一過程也非常關鍵,因為有時候數值預報給出的結論可能會有差錯。
每每遇到複雜情況時,預報員們會進行多次讨論,有時候還會和環保部門進行會商,以帶來更好的氣象服務。
最後,就是預報産品的發布。
當預報結論“塵埃落定”後,值班預報員會對外簽發相關預報産品。
這些通俗易懂的信息會通過多種渠道對外發布,你可以從電視、微信、微博、抖音等各大平台看見,從而提前做出生活安排。
所以,現在你了解霾預報是如何制作的了嗎?
今日互動小話題:
霧霾來襲,你有什麼防護小妙招?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