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和蘇轍的名字竟然是這麼來的

蘇轼和蘇轍的名字竟然是這麼來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3 05:16:59

蘇轼和蘇轍的名字竟然是這麼來的(文史園轼與)1

蘇轼蘇轍兩兄弟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蘇轼曾在《書晁說之後》詩中說:“我背在田間,但知牛與羊。川平牛背穩,如駕百斛舟。舟行無人岸自移,我卧讀書牛不知。前有百尾羊,聽我鞭聲如鼓鼙;我鞭不妄發,視其後者而鞭之。澤中草水長,草長病牛羊:尋山跨坑谷,騰趠筋骨強。煙蓑雨笠長林下,老去而今空見畫。世間馬耳射東風,悔不長作多牛翁”。一如岷江漫流的詩作,應是蘇轼童年時親身放牧的真實記錄。它不僅表達了他在放牧時“川平牛背穩,如駕百斛舟”的實際體會,而且還寫出他已掌握了“我鞭不妄發,視其後者而鞭之”和“澤中草木長,草長病牛羊;尋山跨坑谷;騰趠筋骨強”等放牧方法和知識。讀書、放牛兩不誤,看來若不是在山區生活過,就寫不出有放牧經驗的作品。

孔子當年是乘牛車握轼木周遊列國,不僅僅看重牛車的悠然速率,而且在我看來牛車一直具有民間性的特征;馬車多與戰争、官方相關,宮阙中人多采用有垂簾的馬車,一車絕塵心急如焚……表面看來,牛車與馬車是兩股道上跑車——撞不上!它們歸屬不同,但大道通天,牛車與馬車并非南轅北轍,它們在曆史上留下了既分離又交錯的痕迹:由民間入仕途,或者由仕途歸隐民間。在加速與減速的人生變奏當中,盡管這個世界通行的法則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但回想騎在牛背上的童年,蘇轼“悔不長作多牛翁”,這體現出他置身困厄狀态的深切民間情懷。

起名、改名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古人起名、改名時都要祭祖,請族中有名望的長者,先行占蔔,然後起名。蘇洵遊曆廣闊,自己的學識足以處理這樣的事情。1046年在蘇洵時年39歲的時候,因為蘇序病逝,蘇洵奔波數千裡,從虔州趕回眉山奔喪。處理完喪事,他寫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說》,記錄自己為兩個兒子正式取名字的原因。當時蘇轼11歲,蘇轍8歲。常年在外奔走,蘇洵接觸馬車尤其多,所以兩兄弟的名,都和馬車有關。

對長子蘇轼,蘇洵寫道:“輪、輻、蓋、轸,皆有職乎車。而轼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轼,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轼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轼”是古代馬車前用作乘車人扶手的橫木。轼和車輪、車輻(支撐輪圈的細條)、車蓋、車轸(車底的橫木)相比,轼仿佛沒什麼大用。可是如果馬車沒有車上扶手的橫木,又總讓人覺得不完整。于是,這個沒有實際作用的“轼”,就隻剩下裝飾的作用了。蘇轼性格豪放,鋒芒畢露,從不掩飾自己的觀點。自幼父親就看清了這一點,勸誡他多加外飾以免遭禍。這正是為他取名“轼”的初心。蘇洵在文中感歎,兒子蘇轼啊,我擔心你不注意外在的裝飾。是希望你能夠察言觀色,掩飾真心,遇事不要沖動,對人不能過于坦誠。

對次子蘇轍,蘇洵寫道:“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轍”就是馬車行走留下的印迹。蘇洵說,天下的馬車行走都遵循前車的印迹行走,可說起馬車的功勞,大家根本不會提到車轍。雖然車轍無功,但一旦車翻了馬死了,出了禍事,車轍也不會受到牽連。蘇洵的意思說,如果蘇轍能夠甘心做一個車轍,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也可以免于災禍。

蘇洵精于《易經》,自謂可洞悉命運。就在同一年,他也為自己的哥哥蘇渙改動字号,他根據《易經》命之為“文甫”,哥哥也欣然接受。《名二子說》裡,蘇洵所言無非教導孩子希望子女首先要學會生存,然後再尋求發展。蘇洵似已将兩個兒子的一生盡見。

那麼,半路進入仕途的蘇洵,對于轼與轍的一番未來洞悉,他是着眼于牛車抑或馬車呢?在我看來,毫無疑問是後者。所以,牛車當作馬車趕,得得得,蘇轼說“竹杖芒鞋輕勝馬”,那分明是渴望走第三條道路。

蘇轼後來寫過一首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其中包含了多少滄桑,令人無限嗟歎。

來源:成都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