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是繼理念之後又一個新造出來忽悠人的詞彙!
無論是在課本還是人們的日常交流中,在大約2000年之前,人們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想法或者對某一特定領域進行系統性總結的時候,隻會說“我的觀點是……”或者這裡把觀點說成是想法;或者高大上一些的話,人們會說“我把……定義為一個……概念(或理論,或觀念,或觀點)。”當時絕對沒有理念這一說法!
成功學的興起造就了許多專門給企業家上課的營銷大師。他們有沒有做企業的真本事不好說,但是忽悠人的口頭功夫絕對一流!
為了顯得自己高大上和與衆不同,他們先是造出了理念一詞。其實不就是觀點,想法,理論或觀點的意思嗎?不就是把肉沫粉絲包裝成了螞蟻上樹嗎?因為恰好迎合了絕大多數追求高大上的人的需求,理念就此誕生且流行了起來!怎麼總感覺有股 人谷 的氣味在裡面呢?!
理念這東西還好,隻是偷換概念的小問題。而大師們造出的格局一詞可是真真正正在忽悠和欺騙普通人了!
聽了他們的話,“還真是!果然是我的格局太小了,所以我一直就隻能在底層摸爬滾打。”什麼?您也認同?好吧,難道不是上當?
這裡通過兩個曆史事件來剖析一下:
一. 樂毅在燕昭王的支持下幾乎滅了齊國,并且在後來的懷柔政策下幾近将齊國同化為燕國的一部分。不幸的是,燕昭王死後,在燕惠王的猜忌下,樂毅被迫放棄了之前的所有努力而逃亡他國,燕國也因此被打回了原形。
這裡,哪個大師敢說燕惠王的格局太小了,他根本就不想發展壯大?難道站在最高位上的人天天隻想着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難道他不是在考慮天下?事(失敗)後燕惠王追悔莫及,可也隻是他自己性格和心胸的問題,與所謂的格局着實無關!
二. 越王勾踐勵精圖治,在大臣範蠡和文仲的鼎力幫扶下終于滅了吳國。為了防範“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範蠡老早就單飛了,而文仲後來卻因為勾踐的猜忌而被賜死。經曆如此的大起大落,我們能說勾踐的格局太小了嗎?何況在殺了文仲之後,越國還成了當時的霸主呢!
那麼大格局的勾踐怎麼就容不下共患難且始終與其一心的臣子文仲呢?總不能拿“格局大,所以要殺掉臣子”這樣的話來搪塞衆人吧?應該反過來講: 那麼大的格局還容不下一個臣子?似乎又隻是一個心胸的問題,而與所謂的格局無關!
假如說非要給成功人士戴一頂高帽子的話,這樣的詞也是從古就有很多的呀!有眼界,有志向,有志氣,有抱負,有長遠打算,高瞻遠矚,矢志不渝,勵精圖治……
看看,難道不是那些大師又造出了一個格局的詞來欺騙大家嗎?純屬誤導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