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資治通鑒參考哪些史書

資治通鑒參考哪些史書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11 10:01:15

資治通鑒參考哪些史書?司馬光在政治主張沒有被宋仁宗采納的情況下,毅然辭去了樞密副使的官職,退而修書15年,最終誕生了《資治通鑒》,這部偉大的通史著作對今天的普通讀者來說,難讀在哪些地方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資治通鑒參考哪些史書?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資治通鑒參考哪些史書(當今時代再讀這部著作)1

資治通鑒參考哪些史書

司馬光在政治主張沒有被宋仁宗采納的情況下,毅然辭去了樞密副使的官職,退而修書15年,最終誕生了《資治通鑒》,這部偉大的通史著作對今天的普通讀者來說,難讀在哪些地方呢?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大家不知道《資治通鑒》這部書的人很少,對這部書曆來說好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讀過的人不多;讀過這本書有心得的人很多,但是真能寫出子醜寅卯的就更少了。

到今天我們知道很多人的案頭上都有《資治通鑒》這部書,可是真正讀過的不多。為什麼?

因為這部書對一般讀者來說,它有兩個難讀的地方:

第一,閱讀困難。

為什麼閱讀困難?

因為這一部書它的編寫體例很特殊,《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什麼叫編年體?就是根據年月日為線索,年經事緯來寫曆史,那麼這種曆史的寫法它有優點,就是記述曆史事件發生的次序分明,從時間上給人以完整的曆史概念。

這種體裁呢?它能夠盡可能的還原曆史的全景,所以對要想從中間學習治國理政經驗這樣的人來講,這本書的寫法非常有幫助。

讓你能夠盡可能的在那個曆史環境裡邊來體悟它這個政策的成敗得失,而不是單獨拿出某一個事來做事後諸葛亮式的就事論事,這是他的優點。

但是這種寫法也有一個巨大的缺點,就是一事而割裂數卷。

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很多大事不是一天兩天發生的,有的事延續幾年,有的事延續十幾年,有的甚至延續上百年。那麼在《資治通鑒》裡記載呢?就是今天記一點明天記一點,所以你要想把一個事情的完整經過了解清楚,你得翻很多卷《資治通鑒》。

換句話來說,就是當你打開《資治通鑒》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邊的事,哪一件都記得不完整,這件事說兩句,又說那個事兒,所以導緻一般讀史者讀着讀着,時間一長、腦子就有點成“糨糊”了,讀不下去了。

這個“讀不下去”在曆史上是有定評的,《資治通鑒》這部書自古以來“号為難讀”,那麼《資治通鑒》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講:

第二個難度就是:不容易讀透徹。

為什麼不容易讀透徹呢?我們可以跟史學的另一個重要著作《史記》做一個比較,我們發現《資治通鑒》和《史記》有三個不同,這三個不同導緻了我們讀《資治通鑒》比較難讀,

首先第一個不同是:語言風格不同。

《史記》語言極具文學性,非常生動,魯迅先生講:“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所以這種語言讀的讓人血脈膨脹,大家願意讀。而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鑒》呢?他的語言風格正像朱熹講的:“溫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桑麻谷粟”什麼意思?就是我們日常穿的、用的,這些最普通的東西。

那我們想一下,這個最普通的東西肯定是平淡無奇,但是就像我們吃飯穿衣一樣,最普通的衣服、最普通的飲食我們能夠長久的吃,如果天天給你吃山珍海味,想必大家也受不了。所以司馬光《資治通鑒》的語言看似平淡無奇,但是你細品發現裡邊的味道很足。

第二個不同是:寫作宗旨不同。

司馬遷《史記》的寫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就是說《史記》要探究人和社會、人和自然發展的互動規律,探究人類曆史發展的基本規律,要寫一部特立獨行的史書,《史記》确實無愧于司馬遷這種寫作宗旨。

而司馬光《資治通鑒》的寫作宗旨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也就是說,我要通過鑒戒曆代王朝的興衰成敗,反過來對當今社會的得失來做一個鑒戒,要提供鑒戒作用。用司馬光自己的話來講,“《資治通鑒》,他專門寫那些對國家盛衰有重要關系的、與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關的大政方針政策,那些善的——可以被後世效法的那些人和事、那些惡的——可以給後世提供反面教材、鑒戒的那些人和事”。也就是說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是把史學的這種資治取鑒的功用提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而且他把這種思想一直貫穿整個《資治通鑒》全書,這是第二個不同。

第三個不同是:關注對象不同。

司馬遷寫《史記》,裡邊既寫帝王将相、成功人士,也寫下裡巴人、刺客、造反者、失敗者,這個是不符合正統史觀的,所以《史記》在相當長的時間問世以後被稱為“謗書”,“謗”是诽謗的“謗”,言外之意就是這部書不好,當時統治者認為這是胡說八道。

那麼司馬光寫《資治通鑒》關注的對象是什麼?與治國理政相關。司馬光說過一句話,“要讓統治者明白自古的太平盛世是非常少的,得到一個太平盛世相當不容易,但是要把它破壞掉很容易。”

還請大家多多轉發、評論,謝謝,下期我們探讨《資治通鑒》的時代價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