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是挺奇怪,自從兩年前韓國宣布将“薩德”部署在自己國土後,現代在國内的銷量随即出現了斷崖式下降。與此同時,現代的存在感也到達了人們記憶的邊緣。
然而韓系車的水平其實并不差,無論内飾做工還是機械素質,韓國汽車品牌之所以能夠走向全世界,并非是靠小聰明才達成的。
現款勝達
其實在我入行之前,也對韓系車有着很深的誤解。直到我摸了親戚家的那台老K5,我才明白,韓系車并非是“粗制濫造”的代表。論機械素質,其實韓系車早就達到了世界大廠的水平。而今天要試駕的第四代勝達,應該算是當年最早進入國内市場的韓國車了,在國内曆經了三代磨煉之後,不知道第四代勝達能否扭轉韓系車現在的頹勢。
在試駕這台車之前,我很無趣地查了現款勝達最近一年的銷量。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作為一台售價20多萬元的中型SUV,月均幾百台的銷量可真是有點兒不忍直視。而銷量慘淡的背後,我想問題應該是出在了兩個方面“外觀和個性”!
雖然近幾年來,現代的車身外觀一直是時代的弄潮兒,但現款勝達卻并沒有那麼時尚。所以當我下飛機看見新勝達後,我就被那誇張的前臉造型所吸引了。六邊形的中網放在第四代勝達上面顯得十分大氣,貫穿式的鍍鉻裝飾條也拉寬了整車的視覺效果。
在2019年的今天,由自由光開創的分體式大燈設計依舊非常奪目,而第四代勝達也采用了同樣的設計。“眯眯眼”的日間行車燈霸氣側漏,下方三角形的大燈組則集成了近光、遠光和轉向燈,霧燈也為LED光源。
4930mm的車長相比于上代車型竟然長出了200mm,由此也讓它的側面顯得更為修長。相較于海外版本,第四代勝達在國産後還将D柱進行了修改。說實話,我個人是更為喜歡這個修改後的D柱造型,給人的感覺非常硬朗。
來到車身後方,第四代勝達的車尾設計與海外版本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在尾燈造型、線條走勢甚至是保險杠輪廓方面,都與海外版本完全不同!不過這次的“魔改”并非是減分項,而是加分項。
把第四代勝達的尾燈點亮後,你會覺得它的造型十分熟悉。貫穿式的尾燈設計不但時尚,同時也多了一分硬氣。
當我把車開到停車場準備去吃啤酒魚的時候,有不少好奇的吃瓜群衆上前詢問這是台什麼車,而從他們嘴裡聽到最多的話就是“這車可真夠大的”!的确,得益于全新設計的D柱和尾部造型,讓第四代勝達看起來明顯要比同尺寸的其它SUV大上一号,吸睛指數爆表。
通常來說,媒體下了飛機以後都是乘坐大巴前往酒店的,然而在這次第四代勝達的活動中,主辦方竟然破天荒的讓媒體自駕90公裡前往酒店。很遺憾,我沒有“搶”到試駕的位置,但當我坐到副駕駛後,我就被這套全新設計的内飾所“包裹”住了。
數了數,三層的内飾的确營造出了非常棒的視覺效果,大面積真皮材質使用也讓第四代勝達的内飾看起來異常豪華。
說到韓國最擅長的科技領域,肯定是存儲和顯示系統。但第四代勝達的中控竟然使用了一塊分辨率高達1920*720的屏幕。雖然與手機1080P的分辨率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考慮到日常眼睛和屏幕之間的距離,那顯示效果可以說是相當細膩了,畢竟“一米抗鋸齒,三米變高清”!
況且第四代勝達在本地化這塊也很有造詣,選擇與百度聯手後,第四代勝達不僅支持了完善的智能語音識别,同時還有百度地圖和在線音樂播放軟件。除了國産車型外,很少有合資車企願意這麼去幹。
在液晶儀表盤已經不是什麼高科技的年代,第四代勝達也使用了一塊液晶屏幕來顯示車速和多功能信息。并且在切換不同駕駛模式後,儀表盤的樣式也會随之發生改變。
不過最有意思的地方要數盲區監測系統。一般車型的盲區監測都會集成在後視鏡鏡片上,或者像本田那樣通過中控屏幕顯示攝像頭所拍到的畫面。但第四代勝達卻把兩樣都占據了,不僅後視鏡盲區監測“get”,攝像頭的盲區監測也會一并顯示到儀表盤上,可以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設定了!
被細膩皮革包裹住的方向盤手感出色,平底造型隻透露出兩個字--運動!
雖說7座SUV打出生以後,運動二字就完全與它無關了。然而除了方向盤外,第四代勝達的座椅也特别運動!超強的包裹性讓我仿佛坐在了桶椅裡,尤其對于我這個84kg的體重來說,确實有些擠!
7座SUV怎能不談空間?!身高175cm的我将座椅調整到最低後可以獲得一拳四指的頭部空間。
第二排座椅憑借着超大的靠背角度,可以讓你非常舒服地以任何姿勢躺在座椅上。将座椅調整到最後,兩拳多的腿部空間非常不錯,頭部空間同樣也為一拳四指。
但以這樣第二排座椅設定,顯然第三排是不能坐人,當然如果你喜歡劈着腿坐就另當别論了。
此時,我将第二排座椅推到最靠前的位置,靠背角度同樣為最大,第四代勝達的第三排才可以放下我那“肥碩”的身軀。膝蓋雖然頂不到第二排座椅,但也沒有任何餘量。而此時第二排座椅依舊擁有一拳的腿部空間,這對于一台擁有2865mm軸距的SUV來說,真談不上出色。
也許韓國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賦予給第三排諸多人性化設計。比如單獨控制的手動空調和電動調節座椅靠背以及兩個杯架。
而在座椅翻折方面也很有意思,一鍵放倒和收起使得第三排座椅不再是鍛煉力量的設備,與此同時第二排座椅同樣支持一鍵放倒。
還記得前面所說的座椅包裹性較好,很有運動感嗎?第四代勝達開起來也同樣如此!雖然不少媒體老師都說第四代勝達的懸架較軟,但在我看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在懸挂設定上,第四代勝達的初段比較硬,路面細小震動略加過濾後便會傳達給你,可到了長波或者大震動路段,它又會很有韌性地讓車輛向下“坐”,毫不拖泥帶水,豪華感瞬間爆棚。
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第四代勝達的在懸架調教上的确采用了與一般7座SUV完全不同的理念。高速回彈、壓縮阻尼較硬帶來了充足的路感,而低速壓縮阻尼較軟則将大震動完全過濾掉,這一點與現款德系車有些相似。
轉向手感也非常運動,細膩程度不錯,高速沉穩,低速輕松。不過與懸挂一樣,它也會将不少路感傳達到你的手上。而此時的我竟然想開它去山裡劈彎!
全新的8AT變速箱和2.0T發動機讓新一代勝達擁有着相當不錯的加速性能,240匹的最大馬力和1400轉便可介入的渦輪,确實讓它在日常行駛時非常輕松,變速箱也毫無存在感地工作着。
可當你一腳地闆油踹下去後,所有感官便會和你的預期産生産較大延遲。說人話就是,發動機聲音先來,動力晚1秒後再來!這一點在山路超車時讓人感覺有力卻使不出,好在手動模式比較好用,并且長按加擋撥片便可以切回自動模式。
按道理來說,這個級别的SUV都會盡量将發動機噪音抑制到最低。可是第四代勝達的發動機聲浪卻能很輕易地進入到車内,這也許是現代為了體現運動味所做的取舍吧,畢竟風噪和胎噪都抑制得不錯。
其實第四代勝達這次換代還是十分具有誠意的,不僅将車身加長到了中大型SUV的尺寸,同時全新設計的D柱和尾燈樣式也讓它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者審美,在“本地化”和“人性化”方面都做得相當不錯。
然而面對這個級别的霸主漢蘭達時,第四代勝達無論是品牌還是口碑顯然是無法與其媲美的。所以現代必須“求變”,才可以在這個已經十分成熟的市場中殺出一片屬于自己的領地。試駕完這台車後,我突然有這樣一種想法:不是所有購買7座SUV的人都有一顆完全顧家的心!
尤其對于我們這些90後來說,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通常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私心,所以在車型選擇上我們肯定也會願意購買更為運動的轎車或跑車,而非7座SUV。但現實卻又扇了我們一巴掌,沒指标,沒錢...那怎麼實現兩台車各司其職呢?
此時購車的天平明顯會從“小我”偏向“大家”,可我們又不願意就此沉淪,喪失掉自己那僅剩的一點私心和欲望。而第四代勝達這樣一台講究運動至上的7座SUV則恰當地填補了這個空當,至少在面對丈母娘和媳婦時,算是一台非常容易交差的車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