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晚,安徽衛視2016國劇盛典在北京錄制。百餘位劇組主創齊聚盛典,以優秀電視劇創作人員和演員為載體,不落虛華,下筆實處,肩挑起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與往年不同,始于2008年的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在第八個年頭選擇了用不頒獎的形式,向國劇精品緻敬,向國劇精英緻敬,向國劇精神緻敬,正國劇之名,正民衆視聽。該場盛典将于2017年1月1日晚在安徽衛視播出。
莊重緻敬紅色經典 在恢宏主題下引導緊扣時代的創作觀
在泛娛樂化橫行的時代,文藝創作理應緊扣時代主流的核心價值觀,緊貼最廣大人民群衆的精神文明追求。2016年,正值中國共産黨建黨95周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電視劇作為曆史當下的紐帶,湧現出了一大批紅色獻禮劇。
如何在這個恢弘主題下進行内容與形式的創新,成為主力切入點。2016國劇盛典選擇在開篇特别邀請紅色系列劇集的主創人員分享幕後故事。“旋律未老,精神不倒”,更以主題影視金曲組歌新唱的表演形式,希望在新一代觀衆中引發共鳴。
精品獻禮劇《海棠依舊》為重大曆史題材劇賦予了溫暖的日常;《長征大會師》鋪陳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播散為信仰而戰的赤子情懷,在聲畫流轉間,将長征精神薪火相傳;《絕命後衛師》《彜海結盟》回響着革命先烈們铮铮的誓言。
撫今追昔。國劇盛典用莊重的儀式,向堅守創作和出演主旋律的團隊緻敬,激勵更多的行業從業者心懷敬畏,摒棄唯收視率和泛娛樂化的浮躁之氣,堅守“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坐标,用電視劇這一喜聞樂見的文藝載體,引導人民群衆樹立正确的曆史觀、國家觀、民族觀。
情懷緻敬匠人楷模 傳揚老中青行業劇匠的信念與态度
2016年對文藝工作者來說是值得銘記的一年,繼2014年文藝座談會講話後,在2016年末第十次文代會上再次向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勉勵:希望大家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文藝歌頌人民;希望大家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希望大家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
文藝要塑造人心,創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電視行業的成長,離不開榜樣的力量和精神的傳承。2016國劇盛典緻敬國劇創作與演繹的品質追求,同時力圖彰顯老中青行業劇匠的信念與态度。
出生于1933年的表演藝術家遊本昌,在52歲那年因為塑造了濟公形象而家喻戶曉。被問及畢業60年後的現在在幹什麼,老爺子回答:還在演戲,“到這個世上來,總要留點痕迹。”來到2016國劇盛典,這位自稱“80後”的老藝術家說,“認認真真演戲,清清白白做人。藝無止境,不要小有成功就得以自滿,我們每天都得攀登,一直努力到最後。”
今年,一部傳奇大戲《芈月傳》再造熒屏風潮。導演鄭曉龍又一次用匠心之作,不負期待。他做為中國電視劇事業的第一批拓荒人,投身行業二十六載,執導十八部優秀電視劇之多,堪稱真正的國劇匠人楷模。
永遠刷新自我,才能永立潮頭。這些可貴的劇匠精神在樸實無華間,閃爍着最耀眼的光芒,照亮更多人前進的方向。
誠意緻敬國劇精品 以劇作為基礎分享星路曆程
匠心沒有排行榜,今年國劇不頒獎。2016年國劇盛典以“國劇正當道”為破題點,以“不忘初心·緻敬國劇精品、獨具匠心·緻敬國劇精英、敢為創新·緻敬國劇精神”為三大章節,用回顧國劇劇集、剖析國劇發展的方式巡禮2016。
本次盛典着力盤點紅色主旋律、經典、都市、古裝、懸疑、刑偵、青春等全題材多種類劇集,形式齊全,内容極緻。一網打盡《歡樂頌》《麻雀》《親愛的翻譯官》《解密》《旋風少女2》《守婚如玉》《中國式關系》《放棄我,抓緊我》《蜀山戰紀》《錦繡未央》《姐妹姐妹》等年度優秀劇集,張國立、蔣雯麗、陳建斌、馬伊琍、吳奇隆、李易峰、馬蘇、黃軒、陳學冬、張若昀、宋茜、高以翔等多位主演代表從飾演的角色入手,以劇作為基礎,誠意分享在劇作塑造過程中的星路曆程。落點于行業本質,彰顯國劇盛典的真正訴求。
角色被觀衆喜歡,作品被觀衆認可,便是對創作者最大的回報。而在演技好、作品好這種最基本的要求之外,還應為觀衆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時刻以身作則嚴以律己,為國劇不斷帶來新的血液和新的發展。這一鮮明的主題貫穿本次國劇盛典始終,以繼往開來之勢,吹響了國劇新一年度的嘹亮号角。
沒有禮儀,沒有頒獎,沒有獎杯,卻滋養醇厚。2016國劇盛典用一場極富意義的年終巡禮,沉澱下精華與力量。緻敬從未結束,榮耀仍在抒寫。這,也注定成為一個嶄新而有力的起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