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三分考,七分報”的高考大軍中,高考學霸的數量還是有限的,大部分考生都是普通的學生。高考成績也可能在高不成低不就的中間徘徊。
高考成績高低不能完全取決于學生以後發展得好與壞,但高考專業和大學院校的選擇,卻能直接影響學生的以後發展。
随着居民經濟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嚴峻的就業壓力,在家長的能力範圍允許之下,在這個學曆至上的時代,家長和考生大部分會選擇民辦本科,也不會去考慮公辦大專。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對子女的愛永遠是無私的,都會盡自身最大努力選最好的,尤其考研考公考編盛行,第一學曆很重要,間接導緻民辦本科如火中天。
就業後第一課:民辦本科和公立大專之間的差距,讓人警醒
在這個學曆至上的時期,本應該擁有高學曆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前途光明,收入穩定,這時候會覺得在民辦本科花的高額學費比較值,應那句老話,沒有多花錢的不是,父母咬牙供學生讀完四年民辦本科大學,到了收獲果實的季節,現實卻與理想天差地别。
就業後社會現實給學生上的第一課,民辦本科畢業後可以拿到本科學曆,但含金量不高,招聘企業通過多年招聘經驗,會多做衡量,民辦本科學曆畢業學生相對薪資待遇要求也高。
民辦本科大部分屬于校企合作,商業氛圍比較嚴重,大部分以盈利為主,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成績要求不是特别高,學生大學生活自身能力沒有得到相應提高,相對比就業不理想很正常。
公立大專屬于國家公立性質,學生學費比較低,學苗相比民辦本科大緻相同,但高考的失利導緻隻能就讀公立大專,明顯就會比本科生矮一截,導緻這部分學生大學後會更加努力追趕,積極學習專業知識來改變并且提高自身能力,為畢業後就業做準備。
再就業過程中,招聘企業除了考慮學生學曆專業之外,主要看個人能力,公立專科畢業生會更有拼搏的盡頭來趕超學曆帶來的不足。
高學曆固然重要,企業更注重能力和工作态度,專業比學校更實用有人說“學曆決定是否錄用你,能力決定是否留住你。”這句話一點都不假。但學曆和能力不是對立關系,他們是對等平行關系。
在民辦本科和公立大專之間,如果我是面試官,我會更注重能力。但在雙一流學校和民辦本科之間,可能更注重學曆。本身起跑線就不同,決定結局也大不相同。
不管是學曆還是能力,他們合并到一起就是企業用人的基本原則。有學曆沒有能力,工作态度懶散,總覺得公司這不好那不好,這不行那不行,在挑别人的同時他們也在挑你,企業錄用員工共同的理念很重要,都是互利互惠的關系,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
經曆過的人都知道,公立大專不管你選擇任何專業,你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質可能大體相同,隻是起跑線高了一點點而已,但是大學專業是你找工作的第一個就業方向,隻一點永遠都不會改變。
民辦本科如果是熱門專業,也會是企業争搶的對象。對于現在大學生工資逐漸白菜價,本科學曆遍地都是的時期,個人多方面能力直接影響就業,也不是考公考編考研就能解決的,就業是學習生涯早晚要面臨的最重要一關。
考生報考志願要結合自身情況,不要盲目選擇民辦本科或公立大專
每個家庭的經濟情況和每個家庭的現狀都不一樣,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報考,學生的高中時期個人能力也是一部分,尤其大學時期家長也要多多督促學生,讓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清楚了解就業的艱難,并且提前做好準備。
家長不想學生就業後碌碌無為,就要根據學生的現狀,來選擇大學,如果成績在民辦本科和公立大專之間做抉擇,一定要再三衡量,尤其部分民辦本科還可能是“野雞大學或者虛假大學”,雖然徒有高大上的學校名稱,卻要支付高昂的學習費用。
一步錯步步錯,讓學生十多年學習生涯,最後換來一紙假學曆,最後人才兩空,還不如圖妥妥地選擇公立大專,學生在大學期間能夠多一分努力,畢業後多一份辛苦,但能換來辛苦的成果,也比碌碌無為要強的多。
其實公立大專主要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主,掌握一門相對比較專業的專業技能,隻要專業不倒閉,永遠都能有口飯吃。就比方公立小學和民辦小學,屬于同樣的性質。
筆者有話說:沒有特别地抨擊某一方學校,但是不管怎麼選擇都是考生和家長一緻商議後的選擇,不管選擇公立大專還是民辦本科,學生都不應該浪費自身的學習生涯,最終的收獲會讓自己獲益一生。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您會讓學生選擇民辦本科還是公辦高中,對于筆者的觀點,您是否還有補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