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太子背後故事?很多人一定聽過“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狸貓換太子背後故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很多人一定聽過“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講起來驚心動魄,也頗為令人動容。
01 傳說中的狸貓換太子故事是這樣的
北宋年間,宋真宗一直膝下無子,甚是苦惱。
這時傳來喜訊,他後宮的兩個妃子——劉妃和李妃先後懷孕,宋真宗非常高興。
劉妃和李妃當然也很高興,可同時心裡也打起了小九九,因為自打郭皇後死去,這後宮正宮之位一直空懸,顯然,這時候誰要是給皇帝生下皇子,誰就最有可能被立為皇後。
不久,李妃先行生産,劉妃早就算計好了,同太監總管郭槐和接生婆裡應外合,趁李妃剛剛産子身體虛弱昏迷之機,将李妃生下的兒子抱走。
為了給醒來後的李妃一個交代,他們還合夥将一隻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的狸貓頂替那個抱走的孩子。
根據劉妃指令要将這孩子勒死的宮女寇珠不忍下手,暗中把孩子交給了太監陳琳,讓他送出去找個人家。
于是,陳琳便把這孩子裝進一個彩妝盒中從宮中帶出,送到了八賢王府上。
過了一些時日,劉妃也生産了,還真是個兒子。
宋真宗大喜,立刻将這個兒子立為太子,并封劉妃為皇後。
而另一邊,李妃則因為産下怪物被宋真宗遷怒,打入冷宮。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六年後,被封為皇後的劉妃所生兒子竟然不幸夭折,宋真宗又成了無後之君。
眼看着自己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國不可無主,宋真宗無奈之下,隻好下令讓八賢王将其幼子過繼給自己,并立為太子。
而這個過繼過來的孩子,正是當年李妃所生。
這一天,太子在宮内閑逛來到冷宮,看到了被幽禁在這裡的李妃,母子天性,兩個并不認識的人竟然雙雙落淚。
此事傳到了皇後那裡,劉後又驚又怒,驚的是唯恐他們母子相認,真相暴露,怒的是當年已讓自己的宮女寇珠勒死這個孩子,而現在看來,寇珠欺瞞了自己。
嚴刑拷問之下,寇珠不堪其苦,一頭碰死在石階之上。
劉後借機在宋真宗面前大進讒言,诋毀李妃,皇帝大怒,下旨要将李妃處死。
幸得小太監餘忠和秦鳳相助,李妃得以從宮中逃出并來到陳州,住在一個破窯裡,每天靠乞讨度日。
若幹年後,包拯到陳州放糧赈濟災民,體察民情過程中遇到了李妃,一番訪談,李妃将真相和盤托出。
包拯大驚,悄悄将李妃帶回了國都開封。
這時候的太子已經繼位成為宋仁宗,包拯趁着到宮中為新皇後祝賀壽辰的機會,将李妃也帶了進去。
母子相見之後,宋仁宗這才知道真相,為了穩妥起見,包拯又将當年與劉妃聯手的太監總管郭槐找來,并設計讓他将當年用狸貓換太子之事供了出來。
已經成為太後的劉氏知道真相敗露,無奈之下服毒自盡。
包拯因為幫宋仁宗找到親生母親而立下大功,被皇帝封為丞相。
這就是民間盛傳已久的“狸貓換太子”故事大概内容,過程曲折,懸念叠出,影響深遠。
02 電視劇《大宋宮詞》中呈現的故事是這樣的
眼下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宋宮詞》,也将這個故事加以改編後拍了進去,雖然與這個故事本身差異很大,卻是萬變不離“狸貓換太子”這個核心内容。
劇中,劉娥與李婉兒同期懷孕,劉娥腹中胎兒卻遭國舅爺潘公子算計而滑胎。
無奈之下,宋真宗與劉娥和奶娘商定,等李婉兒生下孩子之時,如果是男娃就直接抱到劉娥這裡,對外說是劉娥所生。
為了防止生下的是女娃,他們還到宮外尋到一個同期生産的孕婦,要将這個尚未出生的嬰兒買下抱進宮中,或者充作劉娥所生,或者替換李婉兒所生。
誰知這個孕婦竟然懶月了,沒能按時生産,而宮中李婉兒已被送進産房。
聞聽此訊的奶娘急忙跑到李婉兒那裡,支走所有宮女,李婉兒一旦産下男嬰,便伺機抱走。
但不論怎樣做都不會是萬全之策,奶娘心裡其實也一直在打鼓。
關鍵時刻,兩個豬隊友幫了大忙。
一個是太傅,生辰賀日放孔明燈,誰知竟然引燃了皇宮内庫,火燒到了産房這邊,皇宮内頓時一片混亂。
另一個是國舅爺潘大公子,讓内應抱進去一隻狸貓,恰在李婉兒誕下皇子之際,這狸貓受到火災驚吓蹿将出來,被奶娘失手打死。
就這樣,趁着一片混亂之際,奶娘将小皇子偷偷抱走,而那隻死去的狸貓則留在産房,成了李婉兒産下怪物的證據。
至此,“狸貓換太子”的故事被《大宋宮詞》碰瓷,再次演繹進電視劇中。
03 曆史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可不管是民間傳說小說演義,還是影視劇中的精彩橋段,這一切都是假的,與曆史真相大相徑庭。
這裡面隻有一點是真的,就是宋仁宗确實不是劉娥親生,而是後宮李妃所生,但仁宗降臨之際,李妃其實還沒被封為妃子。
根據史書記載,這段曆史原本是這樣的:
劉娥雖然未能為皇帝産下子嗣,但由于熟讀史書,才華超群,通今曉古,熟知政事,宋真宗一直對她厚愛有加。
就算沒有産下子嗣,宋真宗也一直想封她為後,隻是劉娥出身低微,皇帝這一提議一直遭到朝中大臣反對,劉娥本人也不得不一次次推辭。
劉娥身邊的侍女李婉兒(姑且這麼叫吧,到底叫什麼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被皇帝臨幸後竟然意外懷孕,宋真宗大喜,想到了“借腹生子”的妙計。
于是,在李婉兒預産期前三個月的時候,宋真宗就向朝中大臣宣布劉娥已懷有身孕,并借此冊封劉娥為修儀。
三個月後,李婉兒順利産下一子,出生當日,便被皇帝下令抱走交由劉娥撫養。
這種事在後宮其實再正常不過,皇帝要将孩子交給誰養根本就無須征得親生母親同意,一句話的事兒。
李婉兒當然心痛難舍,可無力抗争,因為她在後宮的位份太卑微了,隻是一名皇帝愛妾身邊的宮女而已。
從另外一方面說,李婉兒知道自己産下的是皇子,是眼下皇帝在這世上唯一的一個皇子,将來極有可能繼承大統。
就憑自己的身份和學識,根本教育不了未來的天子,也不能讓兒子以母為貴,萬一皇帝将來再有了其他皇子,自己更是難以護得親生孩兒周全。
身在後宮,那些勾心鬥角、太子廢立的事她聽得多了,也見得多了。
而現在自己的兒子交由皇帝最寵幸的妃子撫養,要比在自己身邊安全得多,也高貴得多。
所以在這件事上,李婉兒不敢去抗争,想想将來,也無心再去抗争。
抱走皇子之後,宋真宗下令後宮封鎖消息,絕對不許聲張外傳,至此,這件事便被常年隐瞞下來,沒人敢說,李婉兒既不敢與親生兒子相認,親生兒子也自始至終将劉娥當成生母。
當然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宮這麼多人保不住誰的嘴就沒有把門的,此事後來還是被朝中一些高級大臣知曉。
隻是誰都不敢說破而已。
産下皇子之後,李婉兒的身份待遇也發生了變化,由侍女提升為崇陽縣君,這就等于在後宮給了她一個位份,雖然低微,但畢竟有了封号。
幾年過後,李婉兒又産下一女,宋真宗将她封為才人,正式進入妃嫔行列。
由此可以看出,宋真宗對這個李婉兒還是很喜歡的,兩度升封,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劉娥抱養她所生的孩子之後,并沒有加害與她。
事實上,終李婉兒一生,劉娥都對其不薄,後來宋仁宗登基後,劉娥成為掌政的皇太後,又将李婉兒升格為比才人更高一等的順容,并讓她跟其他太妃一樣,去為宋真宗守陵。
宋代後宮嫔妃等級中,順容位列第三等,才人位列第四等,前兩等依次是皇後和妃。
不僅如此,對李婉兒的家人劉娥不但沒有加害,反而還施以重用。
若幹年後,李婉兒得了重病,劉娥一邊趕忙派去太醫診治,一邊晉封她為宸妃。
這個位份比順容又高了一個等級。
李婉兒病逝後,劉娥以皇後禮将她殡殓治喪,雖然是聽了宰相呂夷簡的建議,但劉娥的聰慧與大度,以及對待李婉兒的真誠和善良态度也可見一斑。
通過以上這段曆史記載可以看出,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狸貓換太子,也不存在劉娥謀害李氏,更不存在什麼包拯斷案破解真相,讓宋仁宗與李氏母子相認。
而後一條最直接的證據,也是最打臉的證據,李氏病逝于1032年,這一年包拯33歲,因父母年邁,正是辭去官職在家侍奉雙親之時。
直到父母去世幾年後,包拯才重回朝廷,1037年被任命為天長知縣。
所以這一時期的什麼陳州放糧遇到李氏完全是無中生有,胡編亂造,兩人一生一世從未見過面,也沒有什麼交集。
有些故事,聽聽也就得了,滿足一下好奇心可以,但若當成曆史去講,去說,那就難免會被贻笑大方。
《大宋宮詞》關于這段曆史的演繹,雖然故事編得生動離奇,但卻離真相越來越遠,将劇本身的品味拉得越來越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