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少即是多怎麼理解

少即是多怎麼理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6:11:52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減法》。雖然早幾天就已經看完了,但讀後感一直沒能寫出來。

為什麼?因為,要做“減法”。

幸好,我在閱讀前先聽了樊登老師怎麼說,不然這本書我真“減”不下去。

少即是多怎麼理解(減法少即是多)1

01

說到“減法”,你們會想到什麼?

會不會是與之相對的“加法”?

書中确實有不少與“加減”相關的概念和例子,但都是相對而言,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關系。

本書也不旨在教我們做“減法”——類似于收納或者斷舍離的書,而是要讓我們意識到“減法”的存在。

“加”和“減”也許間或對立,但一定不是永恒的靜态,而是短暫的動态。

這也就不難理解“少即是多”了。

如果說“少”是具象可視的概念,那麼“多”則更具抽象意味。

舉個例子:四字成語。

總之,“多”與“少”的和諧共處并不矛盾。

無獨有偶,前有“固定性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這有“加法”或“減法”,都是希望我們能夠跳脫出“習慣”視角,開眼看世界,能看到更多可能。絕不是矯枉過正

不然,就像楊瀾在《向前一步》的推薦序中所說↓

少即是多怎麼理解(減法少即是多)2

02

“減”和“少”是不是一回事兒?

作者說:

“減法是實現“少”的過程,但這與“少做事”是不同的。事實上,要實現“少”往往意味着做得更多或者想得更多。”

大家還記得 “充要條件”嗎?

“減”和“少”看似近義,但差别不容忽視,更别以為它們是“充要條件”——“少”需要通過“減”來實現,但未見得“減”都能實現“少”的初衷。

怎麼說?

就好比“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區别不在于能不能積極看待“失敗”,而是在承受失敗之餘,能否從中汲取經驗教訓,讓失敗孕育成功!

這才算得上是“成長型思維”,否則隻是個樂觀積極的心态而已。

少即是多怎麼理解(減法少即是多)3

說到“減法”,作者也找到了擅長做減法的日本收納女神近藤麻理惠,見面後作者說:

“她教會我們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她引導人們做得更多,最後得到的結果卻更少。”

“做得更多”指的是“思考”,而不是單純地删、抛、扔、甩,這些動作。

因為不假思索的“減法”會導緻 假以時日,類似的“加法”再次上演——這就是“減”不一定會“少”。

03

怎麼“減”?案例分享

書中有三個例子翻來倒去地來回出現,就像偶像劇裡的“回憶”,我在此就不搬運了。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例子。

01

語言:辯論

在學辯論之前,我的“輸出”就隻有增沒有減。直到參加辯論賽,沒辦法,無論幾辯,發言時長都需要控制。

對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培訓,師姐出了個題目:

随便說一段話,自命題,越接近30秒越好。

我當時想了想,講了個冷笑話,沒想到,竟然剛剛好30秒。

後來,我從攻辯轉向賽前需要寫稿,而且每次都限時發言的位置之後,我也愈發關注表達的準确性以及精煉度

再後來,雖然沒有辯論賽了,但這一習慣并沒有中斷,而是延續到了翻譯,以及面試中的自我介紹——90秒。

02

流程:制作視頻

2020年1月份,我第一次心血來潮花了3天的時間做了一條3分鐘的視頻。

有一說一,如果每次制作視頻都要花3天時間的話,我後來肯定不會做視頻号。

所以,做完這第一條視頻之後,我就立刻馬上做了“複盤”!

我寫下了整個流程。

結果發現,我都是想到什麼“加”什麼。而且素材基本上都是自己制作的,特别是動畫和配音,為了達到自己想象中的效果,沒少費功夫。

雖說做出來之後,自己也很滿意,但是實在是太費時間和精力了,很難堅持。

于是,我在做第二條視頻的時候,改變了策略。

首先,我先“拆”。整個作品主要有兩個部分:畫面和聲音。而畫面的部分又分為動态靜态。聲音則包括:配音、聲音素材以及背景音樂(BGM)。

拆分好後,我就開始“分頭行事”。最終,第2條視頻隻花了我1天的時間。

04

番外

書中還有兩個句子,我覺得很值得分享:

1、 考夫卡:不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而是“整體不是部分的機械相加”。

2、 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但鑒于這兩句的境界太高了,我還夠不着,所以在此就當給自己留個作業,琢磨明白了再來獻醜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