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趙乃倩醫生的科普課堂”
B族維生素的總稱為維生素B,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僅會經常提到維生素B,還會有很多人長期服用各種維生素B制劑。
那麼,你了解B族維生素有多少種嗎?這些不同種類的維生素B又來源于哪裡?
維生素B是一組水溶性維生素,均為人體生長和新陳代謝所必需,但所有維生素B均不能由人體合成,而必須依賴從食物中攝取。
B族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3、維生素B5、維生素B6、維生素B7、維生素B9和維生素B12等。
除了服用大劑量維生素B3可引起肝損傷和黃疸外,沒有發現服用生理劑量或超生理性劑量的其他B族維生素會導緻肝功能損傷。
存在于全谷物、豆類、酵母、牛肉和豬肉中。由于硫胺素是發現的第一種B族維生素,故而得名維生素B1。
硫胺素為維持正常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謝所必需的輔酶,在能量生成反應中發揮積極作用,可增進食欲和維持神經正常活動。
維生素B2又稱為核黃素呈黃色,具有天然熒光,可被光滅活,存在于牛奶、乳制品、全谷物、豆類、瘦肉和魚類中,也存在于面包等某些添加食品中。
核黃素參與體内的氧化還原反應和能量生成過程,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
維生素B3又稱為煙酸還稱為尼克酸或抗癞皮病因子,存在于新鮮蔬菜、牛奶、肉和雞蛋等許多食物中,也存在于谷物和面包等添加食品中。
煙酸在人體内轉化為煙酰胺,參與體内的脂質代謝、有氧氧化和無氧糖酵解過程,在氧化還原反應以及DNA修複中具有重要作用。
與其他B族維生素不同的是,大劑量煙酸的使用與臨床上明顯的肝損傷有關。
存在于蔬菜、雞蛋、肝髒和酵母等食物中。由泛酸構成的輔酶參與脂肪酸和膽固醇代謝,還參與類固醇激素的合成。
泛酸具有制造抗體的功能,也對頭發、皮膚及血液健康的維護産生重要影響。
維生素B6又稱為吡哆醇廣泛存在于多種食物中,尤其在肉類、豆類和堅果中含量最為豐富。吡哆醇實際上為一個化合物家族,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及其磷酸鹽,是許多酶系統中的輔酶。
吡哆醇參與氨基酸代謝和血紅素合成,還參與煙酸的形成和氨基酸的運輸,同時具有抑制嘔吐和促進發育的作用。
維生素B7又稱為生物素其前身為維生素H,存在于肝髒、大豆、菜豆和蛋黃等食物中,也可由腸道細菌生成。生雞蛋清中含有一種抗生物素蛋白,與生物素結合後可使生物素不能被消化道吸收,從而降低其利用率。
生物素作為二氧化碳的載體,參與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同時參與蛋白質和核酸的合成。
還稱為蝶酰谷氨酸,廣泛存在于多種食物中,尤其在水果、綠葉蔬菜和肝髒中含量豐富。葉酸作為一種輔酶參與嘌呤和胸腺嘧啶的合成,進而合成DNA和RNA。
葉酸還參與氨基酸代謝以及血紅蛋白及甲基化合物如腎上腺素、膽堿和肌酸等的合成。
維生素B12又稱為钴胺素還稱為氰钴胺,存在于乳制品和肉類中。钴胺素是一種複雜的有機金屬化合物,是多種酶的必需輔因子,在RNA、蛋白質和脂質代謝中以及在血紅蛋白合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體不能合成钴胺素,從食物中攝入钴胺素時,需要經胃黏膜壁細胞産生的内因子的協助才可吸收。
以上就是較為常見的B族維生素的簡單介紹,其中又以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維生素制劑在臨床中應用最為廣泛。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将會對這些應用最為廣泛的B族維生素做更為詳盡的介紹,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