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楚襄王,原先愛飲酒作樂,不理朝政,還聽不進忠臣的勸告,使國家非常混亂,老百姓生活困苦。
後來秦國派兵攻打楚國,很快就把楚國都城攻克了。楚襄王隻好倉皇出逃。在出逃途中,楚襄王逐漸清醒過來,想重新整治國家,就跟原先經常勸他的臣子說了他的想法。
這個臣子看到楚襄王悔改了,開口就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楚襄王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那個臣子又說:“從前,有個農夫養了一圈羊。有一天,他的一個好心鄰居看到他的羊圈破了一個很大的洞,就對他說:‘你最好把羊圈修一下,要不羊會丢失的。’可是那個人不聽鄰居的勸告,也不去補羊圈。結果,兩天後,那個人發現他的羊少了一隻。這時,他的好心鄰居又來提醒他補羊圈,他說:‘羊都已經丢了,還補什麼羊圈?’第二天,他又丢了一隻羊。養養的人這才聽了好心鄰居的勸告,動手将羊圈修好了。從此,養羊人的羊就不再丢失了。”
這個臣子又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然被攻陷,但是隻要振作起來,改正過去的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
楚襄王聽後恍然大悟,覺得非常有道理,從此以後,他就振作起來,吸取教訓,開始整頓國家。
羊丢失以後,才修補羊圈。指發現問題及時采取善後措施,以免釀成發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