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三足鼎沸,水湧若輪,“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是北方城市中獨一無二的畫景
來源:閃電新聞
岱嶽之陰,暗潮伏流。
地脈深處,綿延百餘裡,蟄息千萬年。
當大地初次睜開沉睡的眼眸,
湧泉發,萬物生。
《趵突泉》
(呂芃)
遊虹氤氲拂塵埃,
臨池頓覺風雨來。
冰焰鼎沸遏雲岫,
清音磊落洗襟懷。
趵突泉,對許多人來說,
就像一位久聞其名卻尚未謀面的故友,
從簡素書墨中,
得知其樣貌聲色,
如此,就對泉城濟南有了最初的印象。
“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趙孟頫用寥寥數語,
勾勒出這座北國水城勃發的生命力。
亭廊四合的泉池,三足鼎沸,隐雷當空。
玉華初綻時,冷焰洶洶,曉氣蓬蓬;
玉碎成霰時,流光亂雲,千峰疊漪。
夏日翠色盈裳,冬日素霭飄飖,
高蹈風塵之外,氣振白玉仙京。
倘若滄溟之内有三山,
那趵突泉便是它的縮影。
“我報路長皆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李清照也不至唱遍陽關,
黃昏無依。
若能承平盛世歸故裡,
又何須一葉蓬舟去夢天語?
北魏《水經注》中,
描述其“泉源上奮,水湧若輪”。
北宋之前,人們據此湧流之狀,
取《詩經》中“觱沸檻泉”一句,
稱其“檻泉”。
曾鞏化用坊間流傳的“爆流”之音,
在《齊州二堂記》中始稱其“趵突泉”,
并言“齊多甘泉,冠于天下”。
清代乾隆南巡,
又因色洌味甘無出其右,
賜封“天下第一泉”。
如果有什麼最能代表濟南,
那一定非趵突泉莫屬。
泰山北脈,
諸多山川為濟南孕育了八條河流,
其中,泺水是最精粹的一支,
也是濟南先民遷居至此的理由。
它的源頭即為趵突泉——平地出湧,
穿城繞郭,彙衆泉之流,
成河入湖,通川達海。
“一曲溪流一闆橋,
浣衣石面汲水瓢。
家家屋後停針女,
樹底橫舟手自搖。”
明代的濟南古城,
城中橫溪,溪上架橋,
橋下維舟,稚子婦女,
皆能操縱,是北方城市中獨一無二的畫景。
“趵突騰空”奇觀,
如今位居濟南“新八景”之首,
素來便有“不飲趵突水,
空負濟南遊”之說。
清代詩人黃利通曾贊歎,
“凡泉之勝在山,茲泉之勝以平地,
其奇當甲天下,
豈獨濟南第一耶?”
老舍也言其“永不疲乏,
永不退縮,隻是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泉畔觀瀾,很難不被這深藏地底的自然之息所驚撼。
當古泰山還沉眠于5億年前的海下,
天地就已開始為泉水修築來路。
古生代初,海侵海退,層序旋回,
鋪疊出易載水的石灰岩;
中生代時,碧海桑田,高岸深谷,
泰山托着千仞岩層拔地而出。
此後的億萬年間,
飛沙走礫禦長風之掌打磨山巒,
綿綿落雨化流水之刃雕刻丘壑,
趵突泉與濟南,
等待着一場遙遙無期的相遇。
玉水一脈,自渴馬崖一帶入地,伏流北下。
6000到10000年前的某一日,
地層銷蝕,天風穿隙,
泺源大地的裂罅照進第一縷霓光,
這股蓄勢于洪荒的能量,
便如噴薄的燦爛朝日般騰空躍出,一瀉汪洋。
它破繭于華夏文明的拂曉,
從舜耕曆山開荒拓土,
到甲骨蔔辭中的帝辛征夷、
春秋戰國時的興衰亡替,
漢築城,晉定邦,宋設府,明成會,清開埠……
流淌出一幅圍繞泺水而興的城市發展史詩長卷。
一萬年,于天地而言,
不過是漫長演化過程中的須臾一瞬。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
一萬年太久,隻争朝夕。
這團團簇簇生生不息的青色焰火,
燃燒在人類進步的洪流,
用須臾浸潤出無窮,
輝耀着遼闊的歲月千秋。
來源:閃電新聞
本文編輯:劉抒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