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學習】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雙調小令,後用作詞牌名。此詞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韻格。
【宋】李清照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
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注釋】
⑴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雙調小令,後用作詞牌名。此詞上下片共六十字,平韻格。
⑵歐陽公:即北宋文學家歐陽修。
⑶聲:指詞牌。
⑷扃(jiōng):門環、門闩等。在此謂門窗關閉。
⑸梅萼(è):梅花的蓓蕾。
⑹秣(mò)陵:秦改金陵為秣陵,與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蘇南京。
⑺人老建康城:一作“人客建安城”。建康,又作“遠安”。
⑻感月吟風:即“吟風弄月”,指以風月等自然景物為題材寫詩填詞,形容心情悠閑自在。
⑼無成:這裡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業無成,而是承上詞意,指對“風月”不感興趣,也不敢去接觸,什麼也寫不出來。
⑽試燈:舊俗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晚上張燈,以祈豐稔,未到元宵節而張燈預賞謂之試燈。
【譯文】
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層深,雲霧缭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騁目四望,隻見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來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圍,樹木漸綠,宣告春已歸來,但我卻無家可歸,看來要老死建康城了。
憶往昔多少回吟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麼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麼事也做不成了!還有誰會憐憫你的憔悴與衰敗?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好,都沒有這份心情了。
【賞析】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詞作。根據詞序,此詞仿照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而作。上片寫春歸大地,詞人閉門幽居,思念親人,自憐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觸景傷懷,進而追憶往昔,對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詞不單是作者個人的悲歎,而且道出了成千上萬想望恢複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詞格調蒼涼沉郁,幾乎全以口語入詞,明白曉暢,又極準确、深刻地表達了詞人彼時的心理狀态。
【作者】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轼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贊。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說,李清照“善屬文,于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說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朱彧《萍洲可談》别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随父親生活于汴京,優雅的生活環境,特别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四)。
李清照讀了著名的《讀中興頌碑》詩後,當即寫出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和詩《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兩首。此詩筆勢縱橫地評議興廢,總結了唐代“安史之亂” 前後興敗盛衰的曆史教訓,借嘲諷唐明皇,告誡宋朝統治者“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一個初涉世事的少女,對國家社稷能表達出如此深刻的關注和憂慮,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雜志》認為,這兩首和詩“以婦人而廁衆作,非深有思緻者能之乎?”
【每日寫詩】
《臨江仙 · 父親節》/己亥年父親節
今日期望親者聚,
兒孫一至阖家歡。
春風滿面笑蒼顔。
父恩無敢忘,真愛大如山。
歲月匆匆霜染鬓,
終生辛苦不休閑。
喜看緣脈代相傳。
兒孫家業旺,幸福樂餘年。
(詞林正韻)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讓思想充實生活。謝謝您的閱讀!衷心感謝來自網絡的被采信息源!我們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權必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