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滬惠保适合什麼人買

滬惠保适合什麼人買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15:26:51

滬惠保适合什麼人買?“好多人來咨詢,一天50單的任務量很快就完成了我給家人也都買了”一位“滬惠保”承保公司業務員向記者描述開售當天的情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滬惠保适合什麼人買?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滬惠保适合什麼人買(保障升級保費上漲)1

滬惠保适合什麼人買

“好多人來咨詢,一天50單的任務量很快就完成了。我給家人也都買了。”一位“滬惠保”承保公司業務員向記者描述開售當天的情形。

5月25日上午10點,2022年度上海“滬惠保”開啟線上預約投保。5小時後,投保人數就突破了100萬,遠超去年12小時破百萬的紀錄。截至6月3日,投保人數已有335萬。

作為過去一年裡的“網紅”保險,今年“滬惠保”的熱度為什麼隻增不減?保費129元一年,可獲得醫保範圍外最高310萬元的醫療保障,“滬惠保2022版”值不值得買?如何把“滬惠保”這件好事做好做久?

過去一年的成績單怎麼樣?

作為上海首款城市定制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滬惠保”由上海市醫保局指導,上海銀保監局監督,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提供技術支持,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協調,中國太保壽險為首席承保單位,中國人壽、新華人壽、平安養老、人保健康、泰康養老、平安健康、太平養老、建信人壽8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面向上海基本醫保參保人,旨在滿足上海市民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

“滬惠保”首年自願參保人數超過739萬人,創全國惠民保産品首年參保率最高和參保人數最多兩個“第一”。複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指出,“低門檻、高保障、廣覆蓋”是其最大特點。

在他看來,“滬惠保”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一方面是相關主體做了廣泛的宣傳,另一方面也和上海市民較強的金融保險意識密切相關。“此外,滬惠保的購買便捷、可使用個人醫保賬戶為自己和家人投保等設計也是産品熱賣的重要原因。”

據以中國太保壽險為代表的“滬惠保”保險聯合體(以下簡稱“共保體”)介紹,截至4月底,“滬惠保”結案率達99.7%,累計賠付金額6.13億元,累計賠付超14萬人次,惠及十餘萬個家庭。獲賠人員中,年齡最小的1周歲,年齡最大的104周歲;單次最大賠付金額59.7萬元,個人累計賠付最高金額79.6萬元。許多罹患重病大病的投保人員,尤其是惡性腫瘤、罕見病等患者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他們面臨的高額醫療費用壓力,使家庭不至于“因病緻貧”。

除了高賠付率,快速理賠也是“滬惠保”的一大優勢。去年,市醫保中心、市大數據中心、中銀保信公司和共保體合作應用電子診療數據,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快速理賠,平均結案時長為2.4個工作日。市民周先生羅列為家人理賠時的時間線:10月20日在線提交理賠申請,21日收到結案通知,22日賠付款就到賬了。“理賠流程非常簡單,不需要提供繁瑣的材料,真的是及時雨。”他說。

許閑認為,“滬惠保運行一年很好地踐行了普惠初心,提高了保險科普,同時也有效服務了社會民生,為市民提供強有力的醫療财務保障。”

對此,數據可以提供有力佐證。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滬惠保”上線後5小時預約投保的100萬人中,超過80%的人員都是續保,“這也從側面說明市民群衆對這款産品的認同度和接受度都比較高”。

新版多了哪些亮點?

“我們從今年1月就開始醞釀新版‘滬惠保’産品了。”中國太保壽險總公司團險營運支持部副總經理顧赟表示,在市醫保局和上海銀保監局指導和支持下,共保體前期做了大量設計工作,對産品進行反複打磨,最終确定了“滬惠保2022版”的形态。

在2021年度醫保範圍外住院醫療、國内特定高額藥品和質子重離子醫療三大保障基礎上,“滬惠保2022版”實現了“兩增一擴”:“增”前沿醫療,新增CAR-T治療藥品;“增”海外特藥,新增15種海外特藥保障;“擴”國内特藥,在原有國内21種特藥保障的基礎上,增補更替已納入醫保目錄7種特藥,并擴展藥品至25種,适應證由原來的17種擴充至23種,進一步滿足群衆急需的高額藥品保障。

為什麼在保障責任中新增這些藥品?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擴展納入保障的藥品,是共保體結合醫療資源配置、地區疾病譜等因素,充分聽取有關醫藥專家、學者、投保人員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後,以滿足患者實際臨床需求為目标遴選的,覆蓋肝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等高發病種用藥和CAR-T國際高尖療法。

以CAR-T療法為例,這是一種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被證實在臨床腫瘤治療上有很好的效果。納入“滬惠保”的CAR-T治療藥品有兩款,分别是阿基侖賽注射液(奕凱達)和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倍諾達),其國内市場定價分别是120萬元/針和129萬元/針。保險期間,非既往症人群和既往症人群均可獲得最高50萬元的保險金。顧赟說:“上海醫療水平處于全國前列,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創新藥物可及性,讓投保人員享受到前沿先進醫療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城市定制型商業保險的特性是“一城一策”,“滬惠保2022版”也帶有其他城市有益經驗的影子。比如新增海外特藥保障,“這是學習借鑒北京等兄弟城市先進經驗,提升患者臨床急需進口藥品的可及性。”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今年家庭共濟賬戶投保人上限由6人增至7人,更好覆蓋三孩家庭。個人醫保賬戶可為本人及6位有上海醫保的家庭直系親屬(本人父母,配偶,子女)參保。

如何把好事做好做久?

不少市民留意到,今年“滬惠保”的保費也由原來的115元提高到了129元。對此,共保體解釋,商保産品的保費價格是根據保障方案和運營情況确定的,保障責任“兩增一擴”是今年價格略微上漲的主要原因。

那麼,明年保費會不會繼續上漲?顧赟表示,未來的保費仍要根據最終保障方案和實際運營情況來決定,政策出台以後共保體将及時向社會公布,“但價格一定仍然是親民惠民的,因為它的本質就是普惠”。

過去一年,“滬惠保”在赢得廣大市民、特别是高齡群體和患病群體的認可之餘,也收到了一些質疑和擔憂的聲音。面對理賠過程中出現的個别糾紛,共保體表示将始終在政府部門指導下,落實監管要求,規範運營,加強運營維護、咨詢投訴等力量配備,在投保理賠各環節,為市民群衆提供統一規範的、标準化的服務,保質保量地做好各項服務工作,把好事做好。

去年“滬惠保”的高賠付率,也讓業内人士擔心出現首年就“賠穿”的局面,影響其可持續性。針對這些讨論,顧赟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們認為它的賠付率是符合預期的。而且現在運營還沒滿一年,談‘會不會超賠’為時過早。”

她指出,“滬惠保”的設計原則就是“保本微利”,從過去一年的實踐來看,實現了較高的賠付率,符合項目初衷。

對于惠民保産品來說,賠付率過高會影響可持續經營,賠付率太低則會使投保人獲得感下降、普而不惠。如何兼顧普惠性、公平性和可持續性?

共保體表示,“滬惠保”的實際賠付率和客戶滿意度較高,真實反映了産品的惠民屬性。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市民群衆的保險意識比較強,對商業健康險的認同度、接受度比較高;另一方面,産品設計比較合理、需求針對性強,減輕了市民醫保範圍外的醫療費用負擔。一個真正受到市場歡迎和認可的産品,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投保,才能實現收支平衡,确保平穩、可持續發展。

許閑也認為,與“滬惠保”類似的惠民保産品的健康發展有賴于廣大民衆的認可和廣泛的參與率,這就需要保險公司提供好的産品、好的服務,同時注意控費和參與到參保人健康生活與健康理念引導,使産品的運營得以持續,社會效應得以發揮,民衆的獲得感得以提升。

他建議,“未來産品設計可以進一步聚焦廣大民衆普遍的健康保障需求與财務壓力分擔上,同時兼顧醫療技術、保險行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做動态調整。”

欄目主編:張駿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周程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